高級養老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高級養老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佐野洋子寫的 靜子 和柴田久美子的 善終守護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精挑細選國內十大養生村 - 理財周刊也說明:4. 北海福座泰和園(同時設立安養及養護中心):位於桃園龍潭的銀髮園區「泰和園」,由北海福座投資開發,園區內有健康老人住的安養中心,約有300戶,另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正好文化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黃源協所指導 朱祥磊的 長者服務創新技術對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社會工作者觀點之分析 (2021),提出高級養老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者服務、社會工作、創新技術、服務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梁瓊如、呂志豪所指導 陳振崇的 銀髮住宅典範個案研究 以新北樂齡宅為研究對象 (2020),提出因為有 銀髮住宅、樂齡宅、商業模式、養生村、銀髮族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級養老院的解答。

最後網站Re: [問卦] 有錢人把母親送進養老院在想什麼啊 - PTT評價則補充:你都說需要照顧了送到高級養老院是24小時有護士待命的你家就算請看護也不會有護士等級然後24小時輪班有事還有救護車直接送急診對於身體已經需要有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級養老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靜子

為了解決高級養老院的問題,作者佐野洋子 這樣論述: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無用的日子》作者, 歷經半世紀的母女糾葛、用錢拋棄母親的罪惡感, 最感人的深情告白! 給我從未愛過的母親:對不起,謝謝你!   我從未喜歡過母親。   四歲時被母親甩開手後,我就再也沒觸碰過她。   那個粗俗、虛榮、現實精明,   從不曾向誰說過「謝謝」、「對不起」,愛自己勝過一切的母親。   對母親的怨恨有如冰山一樣巨大而堅硬,   叛逆期不斷延長,就算自己都成了不良老人,   也不願與衰老的母親共同生活,   寧願花大把金錢將她拋棄。   憎恨母親、又自責痛恨母親,   佐野洋子充滿著遺棄母親的罪惡感。   在母親失智、自己罹癌之際,她回顧過往童年,  

 過去相處的點滴成為理解母親的線索,   想起一輩子與母親的角力,   深刻描寫與母親之間的羈絆與愛恨。   對抗了大半輩子之後,   她是否還能重新牽起母親枯瘦的雙手,重新擁抱母親?   在母親離開後,才有辦法寫出的深情告白!   ★引發日本讀者熱烈迴響,直視不愛母親的真實情感   ★掀起日本「毒母文學熱」,日本文化觀察家新井一二三譽為「打開了日本文學界潘朵拉盒子的一本書」   《靜子》,是一本負疚之書,因為無法親自照顧母親、感到自責而開啟的回憶書寫;是一本咎責之書,細數從小到大,母親未曾給予過的溫情與愛;是一本揭瘡之書,將家庭裡的不堪、貧困,家門背後不為人知的瘡疤,如洪水般傾倒而出

;也是一本女人才能寫得出來的書——佐野洋子所有身為女性所具有的手藝、廚藝,都承襲自那個她不愛的母親。──虹風,〈請你們厚著臉皮活下去吧!談佐野洋子的幾本書〉 名人推薦   馬尼尼為 (作家/畫家) 、新井一二三(作家)、楊索(作家)、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本書初版為無限出版《靜子》

高級養老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ღ ❣ 養兒防老 ? 殘酷的故事告訴你真實的答案 .......
http://a88.piee.pw/GC578
https://u.nu/ztcd

聰明的你,
看了這個生活中的活生生例子,
當我們有一天年老時,
是不是也希望兒孫們,
能夠常在身邊陪伴,
用對方法,不但能夠得到尊嚴,
也能夠充享受親情之愛。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gJTKJ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傷感情歌 https://goo.gl/TVHriU
*************************************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痴心絕對
****************************************­************************
lrc 歌詞

******************************
養兒防老?殘酷的故事告訴你真實的答案_心靈語坊_20190409

林嫂跟先生結婚35年,先生過世後留下,兩兒兩女,和五百萬美金的遺產。

林嫂在先生喪禮處理好之後,就把先生的遺產平均分配給四位兒女;心裡想孩子們會照顧她!

但是在她的孩子們拿到錢之後不久;她就被丟棄在很陽春的養老院裡!

四個孩子也從未去看過她。幾年後;林嫂因為憂鬱症自殺身亡!

在那同時,有另一位劉大姊;年齡跟林嫂差不多,她的老公也留下兩對兒女,和將近五百萬美元的遺產給她!

劉大姊把老公的遺產存在利息高一點的理財工具~保險單,靠利息就可以過很不錯的日子!

她告訴子女和孫兒們說:去看她的人,每次見到她的面,都可以領100美元;

如果未成年的孫子女想去看她,她會幫忙買來回機票!

陪伴她去餐廳吃飯的,她會全部買單,每次並給陪去的兒孫加發100美元。

最重要的是,如果她死去的時候,剛好陪在身旁的,可以先分到她遺產的一半。

就這樣子過了好多年;她一直自己出錢住在一家高級的養老院,她的子孫們,和女婿兒媳們,幾乎每個假日都來報到!

劉大姊是養老院中最多人拜訪的「人氣達人」!

到現在她老公的遺產還剩餘很多!她也一直很快樂的生活著!

聰明的你,看了這個生活中的活生生例子,當我們有一天年老時,是不是也希望兒孫們,能夠常在身邊陪伴,
用對方法,不但能夠得到尊嚴,也能夠充享受親情之愛。

養兒防老的觀念要調整改變囉!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米米 美玉
華中音樂網 綠野花香

長者服務創新技術對服務品質影響之研究—社會工作者觀點之分析

為了解決高級養老院的問題,作者朱祥磊 這樣論述:

作為一個助人的專業技術,在中國大陸「政府購買」服務為主要潮流的氛圍下,長者服務領域社會工作不僅需要對秉持自己價值倫理議題進行討論、重視服務方法技術的實踐,而且反思如何更好地做好社工服務管理,並通過不斷創新保證自身良好的服務品質亦是非常重要。中國大陸的社會工作服務發展正處於起始和政策福利配套逐步完善的階段,加之兩岸服務使用者自身價值觀的差異,服務使用者基本的需求介入後滿意程度都非常高,服務需要和服務期待之間的落差測評並不明顯。但是專業社會工作者專業教育優先開展,而且養老服務領域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積累,社工實際專業服務能力、專業環境和專業實踐產出並不一定能達到從業者自身對專業的期待,社會工作者自身

的「期待」和實際的「應用」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尤其是在提倡創新發展的階段更是明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一)瞭解社會工作者視角下長者服務創新技術認知和應用的情況;(二)瞭解社會工作者視角下長者服務品質期待與落實現狀;(三)分析長者服務管理創新技術對服務品質的影響,並分析其影響程度;(四)提出促進或改善創新技術對服務品質改善的相應策略。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的方法,在檢閱老年社會工作、創新技術及服務品質相關文獻,借鑒黃源協教授服務品質量表的同時,研究者自設創新技術量表,以養老服務全覆蓋的東莞養老領域的社工為例進行普查,共計收回問卷466份。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社會工作者視角下長者服務創新技術及

服務品質重視程度及應用情況良好,優勢保持項目較多;(二)重視服務理念/方法認知和應用有利於創新技術及服務品質技術發展;(三)創新技術及服務品質均存在著「期待-實踐落差」的困境;(四)創新技術及服務品質應然面能有效地解釋其重要程度,同時個別存在負面效應;(五)長者創新技術使用頻次及服務品質落實程度相關,並有一定中介作用。在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分析後,本研究建立在創新技術及服務品質的基礎上,從政策、實務與學術等三個面向分別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後續建立養老服務品質基礎上的創新技術之相關政策、實務及學術研究上的參考。

善終守護師

為了解決高級養老院的問題,作者柴田久美子 這樣論述:

  當家人突然被宣告來日無多時,你該怎麼辦?   或者,如果被宣告的就是你自己的話,你會如何安排?   很多人都說希望最後能在家壽終正寢;   然而,其實多數人是在醫院寂寞而逝。   幸福的死無關地點,而是指實現對死的「夢」。   漫長人生謝幕時,人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棒下去,   那現場並非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我不能獨佔這寶貴經驗,但願更多人知道臨終實情真相,   也希望大家因本書開始為自己幸福的歸路做準備,   從而進一步發現生死真諦。 ─ 柴田久美子   《善終守護師》是一本傳承「歸人心境」的書,是作者柴田久美子見證無數臨終現場的真實紀錄及心得感悟。   在以守護臨終者

為畢生職志之前,她曾任職於日本麥當勞公司,獲公司最高榮譽獎章,也曾創辦自己的餐廳;但她一度錯誤選擇自殺、兩度婚姻破碎、三度罹癌,一連串的人生急轉彎,終於引她走上善終守護這條路。   回顧她的生命歷程,父親的死是她投入善終守護的原點。   小學六年級的初春,她的父親因胃癌只剩三個月餘命。房裡的紙門透著微光,許多大人圍著臥病在床的父親。他跟每一個人道謝,最後握住么女柴田久美子的手,微笑著說:「謝謝妳,小久」。不久,他的手開始冷了、硬了,眼睛再也沒睜開。   那次的經驗讓柴田久美子經驗到死亡的動人,她相信父親以死亡來教她人生最重要的東西。而母親在她年幼重病時毫無保留的愛,則讓她懂得用雙手擁抱,

為人送終,後來她全心投入善終守護工作的第一位服務對象,就是她的母親……   二十多年來,兩百多位在她懷抱中過世的人,教了她:   什麼是善終?   善終對人生有何意義?   該如何為善終預做準備?   她把陪伴守護善終奉為充滿愛的專業,在日本創立「善終守護師」一職,開創「善終守護事業」,呼籲復興古老常民生活中的死亡文化,期盼在這個「孤獨死」案例不斷攀升的高齡社會,實現「讓人在溫暖懷抱裡以道謝相互告別」的理想。   期盼人人皆可得到一份理所當然的幸福:在懷抱中出生,也在懷抱中死去…… 名人推薦   本書許多真實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善終守護師」的存在及價值。在台灣有許多懷著大愛作志工的朋

友,雖然他們並非醫療專業人員,但有心想要助人善終,我會介紹本書,請他們閱讀。────趙可式(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本書作者柴田久美子以她陪伴許多臨終者安然走完人生旅程的生命故事,提醒我捫,在追求「善終」之前,應該要學習如何「善生」與「善別」。────許禮安(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簡介 柴田久美子   一九五二年生於日本島根縣出雲市,曾任職於日本麥當勞、創業經營西餐廳,自一九九三年轉入臨終照護領域、擔任看護。   二○○二年於沒有醫院、僅六百人的離島成立專門從事善終守護的「平安之家」(なごみの里)。二○一○年將

活動據點遷至日本本島,二○一二創立日本「善終守護師」(看取り士)一職,致力推廣「死亡文化」的復興與傳承,並親身實踐「尊重本人期望的善終,以擁抱為臨終者送行」的理念。   現為日本善終守護師會會長、平安之家代表理事,目前於日本岡山縣岡山市投入居家善終守護的支援行動,嘗試為人生終末期建立新的模式。   曾集結善終守護經驗在日本出版專著十種,並至日本各地舉辦社教演講,而以她的故事為主題的電影於二○一九年在日本上映。   本書為其首部中文版著作。 譯者簡介 洪金珠   曾走過台日新聞現場三十年的資深媒體人。   退隱後投入近代日本文學的「味覺」研究,並實踐猶如修行的手作料理,企圖把台日百

年前的文學美味,經過時間及空間的熟成再度呈現。   看盡人生百態的她,筆端及攝影作品都帶著探究「死亡」的穿透力。               著作:《問情色為何物?》、《山深情遙》、《夢之棲家》、《日本人為什麼會長壽》、《手釀》、《陳釀時光》   譯作:上野千鶴子《裙子底下的劇場》、上野千鶴子《父權主義與資本主義》   推薦序 「善終」是人間至福 趙可式 推薦序 善生善別而能善終—安寧療護與生死教育經驗談 許禮安 導讀 喚醒沉睡的愛,生命接力重生 梁正中 作者序 善終守護是為了生命力的交棒  前言 在被愛的氛圍中與世長辭 第1章 守護善終的瞬間       父親臨

終留給我的一句「謝謝」      與千代的「母女」情份  與瑪莎十二年心心相印  武雄教我懂得「共鳴」  和子枕著我的手腕而去 第2章 金錢買不到的臨終華美  何謂幸福的死?      善終現場充滿奇蹟  抱著對方送行卻被對方抱滿懷       全然交棒的臨終現場洋溢愛與喜悅       善終守護師的定位  善終守護師具體工作內容  幫助善終的四個重點  ♦特輯 如何面對癌末疼痛?  為了臨終者幸福的三個重點           第3章 只能在醫院等死的日本醫療制度       殘酷的現實       家屬的障礙  無謂的延命治療  生不如死的地獄場景  連醫護人員都感到矛盾的制度  公立老

人院應守護臨終尊嚴  老人有家卻回不去的悲哀             ♦特輯 專訪照護師佐藤 第4章 為幸福死預做準備  六十歲後必須為死預做準備  我的臨終備忘筆記  善終守護只是回歸原本生活習俗  死是二度誕生  消除死亡恐怖的內觀法  擁抱著母親送別  ♦特輯 死後七七四十九日  進入「1億人皆看護」的時代      引導幸福歸路的「天使團隊」       第5章 與醫界對話   與長尾和宏醫師談「平穩死」  岩田千佳醫師分享身心融合醫療  跋 生死相繫相連     導讀 喚醒沉睡的愛,生命接力重生   十二年前,家母積勞成疾,導致嚴重胃病、心臟病、深度憂鬱症、間歇性呼吸停止

、睡眠障礙等,多方求醫無效,瀕臨絕境。我於是放下所有工作,打算專心陪伴母親面對「臨終」。為分散她深度憂鬱的焦慮,我從早到晚不停地跟她講話,提振她的精神,每天似乎都是最後決戰。如此和母親朝夕相處半年多,沒想到母親的狀況竟慢慢好轉。   有一天,母親大夢初醒般、突然對我說,各種病苦其實是自己身心不良習慣累積的後果,如果這次她能過鬼門關,餘生一定要重新生活。   十多年來,母親以頑強的意志步步走出病苦,如今年近八旬,身心日益安詳,不斷展現精彩的生命力。   陪母親經歷這場生死大考後,我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生命及死亡問題。以現今一般平均壽命來算,我也只能再活三十年左右,大約一萬天,死亡並非遙遠的

未來,我必須開始接受、正視、尊重死亡,探索「死亡」;進而思考:我為何而來?為什麼活著?人生究竟圓滿的「活法」是什麼?   承蒙不可思議的因緣,我有機會赴日本各地參訪,並向代表「匠人精神」的秋山利輝先生、「掃除道」開創先鋒鍵山秀三郎先生、自然療法大家東城百合子老師等多位「平常日用皆道」的高人,學習如何究竟地生活。   三年前就聽說日本有位矢志追隨「德蕾莎修女」的柴田久美子女士,發願助人善終,已有兩百多人在她懷抱中平靜辭世。作為處理死亡(與生命)相當有經驗的人,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又如何面對著死亡而生活?帶著這樣的問題,二○一八年四月,我第一次見到了柴田老師。   本來想像柴田老師強壯無比,不

料她身型嬌小、氣質飄逸,握手時甚至錯覺她輕得快浮在空中。她永遠面帶溫暖、慈愛、親切的笑容,雙眼時常笑得瞇成細縫,讓人一靠近就不知不覺放鬆,很快被特殊的氣場融化。   柴田老師曾讓我體驗一下「臨終關懷」。我按指引坐在榻榻米地板上,然後躺下,把頭枕在柴田老師的腿上,靜默止語。柴田老師輕聲提示我,觀照自己的呼吸,她似乎也在調整自己的呼吸。幾分鐘後,我雜念消失,只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她的呼吸同頻,心跳也一起律動。   這時,柴田老師以豐富的現實經驗說明:「通常再『難死』的人,到了這樣『同命運、共呼吸』的狀態,身體會越來越軟,面容全然放鬆,表情柔和,此時就表示這個人即將撒手離去了。」   柴田老師出生

於日本素有「神話故鄉」之稱的島根縣出雲市。從小常隨媽媽去神社參拜、看媽媽佈施殘疾窮人;爸爸則教導她「言語有靈」,必須謹慎遣詞用字、言而有信。幼年她常因哮喘發作而透不過氣。小學四年級有一次嚴重發作,媽媽擔心得整夜一直抱著她,半夜累得打盹了,而她醒著在寂靜中感受媽媽懷抱的溫暖和呼吸的輕柔,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母愛,沉浸於幸福喜悅之中。剎時,她有一種特殊體驗,感覺「靈魂」離開身體,飄到天花板上,如一只眼睛靜靜注視母親這樣抱著自己。期間來巡房的醫生說當夜是危險期,但她毫不害怕,宛如進入另一個美好世界。從那時起,她不再恐懼死亡了。   後來她和一般人一樣長大、成家立業。因個性傾向,她力求事事完美,但家庭

和事業難以平衡,以致長期處於焦慮不安、左右為難又自責的惡性循環,最終對生命失去熱情,甚至一時衝動做了錯誤的選擇──自殺,所幸被救回一命,然而婚姻隨之告終,與三個孩子就此分離。她心緒一片灰暗,什麼也沒帶便離家出走了。   爾後,她與第二任丈夫重新創業,奈何生意一直不好,經營得很辛苦。有一年耶誕節,她決定將當天營業額全數捐給老人之家,沒想到店員比平常更有活力,營業額很高,客人和媒體好評如潮,一股久違的暖意湧上了她心頭。某日半夜就寢前,突然聽到一個莫名的聲音說:「愛,才是活著的意義!」(後來她才知道這是德蕾莎修女的話語)那聲音如此清楚,讓她驚坐而起,但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唯腳邊隱約有一縷光,閃閃發

亮。當下某些被遺忘的東西又瞬間恢復。「我的心被照亮了,一片晴空萬里,一切不安消逝無蹤。」隔天早上,她關了店,決定遵循「上天的隱喻」重新生活。   一九九三年,懷抱著讓老人幸福善終這個理想,她開始去養老院擔任看護,然而卻目睹了許多悲慘的現實:在延續生命的名義下,許多人最後被送進醫院裡、全身插滿管子,即使是私立的高級老人之家,也沒有平靜地死去的自由。她因而決心去沒有醫院的離島,在那裡幫助人們實現「人生最後1%的幸福」──善終。   最初無人光顧,第二年,她接到電話,媽媽要請她為自己的善終做守護。就這樣,媽媽成了她全心投入善終守護工作的第一位服務對象。兩星期時間裡,母女倆朝夕相處,這次換成了她日

夜懷抱著母親。最後媽媽走的時候,如嬰兒般潔淨,還帶著微笑,讓家人都深感幸福。   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下開創的善終守護事業,無人理解、乏人問津,是媽媽的無條件支持鼓舞了她,也是媽媽以親身教導了她善終守護的深意。雖然創業快速耗盡積蓄,接著發現罹癌,第二次婚姻又宣告破滅,一連串打擊接踵而至,但這次柴田老師沒絲毫退縮,因為心中的「愛」已然覺醒,「傳遞愛」成為她活著、並奮鬥不息的源源動力;媽媽幸福的善終更是她的護佑。   憑著這份真誠信念,柴田老師漸漸和島上老人建立了互信,親如家人,她創立的「平安之家」以二十四小時家庭式照顧,提供島上老人家善終陪伴服務,也終於實現她「讓人在溫暖懷抱裡以道謝互相告別」的

理想。   另一方面,孤島獨居的日子清貧簡單,不知不覺間也中止了過去混亂生活的惡性循環,讓她在嚴格自律的作息裡,更進一步堅定報恩的願力與行動,並與離散的子女重新且從心聯繫。   日本近年每年死亡人數都超過百萬,且正逢嬰兒潮世代凋零而呈增加趨勢。柴田久美子深感善終守護的工作責任越來越大,因而毅然離開本想終老的小島,把目光投向了全日本。八年來她奔走日本各地,相繼成立了日本善終守護會和另外六個善終研究機構,在日本各地培養了三百五十位善終守護師,目前正在岡山建立服務社區的善終守護系統和善終守護師培養基地,希望能在二○二五年前,為日本培養出一千位善終守護師。   二○一六年前,柴田老師第三度罹癌,

她認為這是老天提醒她要加快步伐。為此,她設立了更遠大的目標,要讓日本全民接受生死觀的教育。二○一八年八月,我和她再度見面時,她正計畫拍攝一部電影,以喚醒日本民眾及朝野上下對善終議題的重視。二○一九年三月十日在電影首映會上,我有感而發:「柴田老師用她天使般的愛,喚醒了我們心中本自圓滿的愛。我深受感動和啟發──超越自我慣性,讓愛重生,活出愛的每一天。柴田老師不但超越癌症,還把愛帶給自己和身邊每一個人,桃李滿天下,正是愛能激發生命活力的見證。」   過去幾十年,我經歷了中國大陸、港台、美國、日本等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發現華文世界對於死亡的教育和關懷,除了少部分地區和少數人,一般來都相當忌諱、迴避

,遭逢家人病危臨終,第一個念頭總是快送進醫院,似乎這樣才可安心了事,但其實許多臨終者及其親屬,大都無奈地在醫院陷入恐慌悲痛的絕境。生死這堂課人人遲早都得上,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體驗。   我曾從書上找答案,但認識不深刻,通過和柴田老師多次的交流學習,我體會到人出生時就已註定死亡,但死亡並非喪事,也不是喜事,而是一件「死去活來、生命接力」的莊嚴大事。這一生一次的死亡正是「向死而生」的機會──從沉睡的愛中醒來,亡者「往生」,生者「重生」。「善終」並非無痛無病而死,有病有痛也可善終,關鍵在生死觀明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重也很尊嚴。   我們可以和柴田老師一

樣,由自己或親人的生死考驗中,轉化並提升這無從逃避的境遇。人生謝幕時,人們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接下去,那種場面不是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柴田老師相信「人人皆可得的一份理所當然的幸福,那就是在懷抱中出生,也在懷抱中死去。」受柴田老師大愛大願的感召,以及祝福我年近八旬的父母和天下父母都能善終的心願,還有對自己「重生」的感恩之情,我發起成立「善終守護傳習中心」,期盼一石擊起千層浪。   諸君手上這本書,是一本經驗過數百次臨終現場、與數百位「歸人」攜手合作才完成的書。這本書對願意探討人如何活得幸福快樂、死得平安自在的讀者朋友,一定有所幫助。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都開始步入老齡社會,希望此書

能喚起華文世界更多人對「善終」的重視,甚至激發有識之士一起來探索實踐家庭和社會的「善終守護」。   梁正中(「善終守護傳習中心」發起人) 前言  在被愛的氛圍中與世長辭   所謂「善終守護師」(看取り士),意即為臨終者做「守護」的人。   我先在老人安養院和居家照護機構工作了十幾年,二○○二年正式投入為臨終者守護的志業,但到二○一二才開始用「善終守護」這個名稱。「善終守護師」因而首度在日本成為一種「職業」。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獨居而「孤獨死」的人數增多,善終守護師這工作顯然有其必要。    善終守護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那就是對想在自宅或其它希望地點臨終的人,提供二十四

小時的陪伴,支持他們平安踏上歸途。   為了讓臨終者幸福地渡過最後日子,不餘懊悔,我們會與本人商量從終末治療(已無復原可能性)到入殮前的所有準備工作,並與遺族們一起做最後守護送行。換句話說,就是讓臨終者依自己意願的方式踏上歸路。   具體內容包括與醫師聯絡協調、安排墓園、葬儀告別式……,安排、企劃在何處以什麼樣的方式迎向人生終點等等。   善終守護師在現場的工作有四項重點:   一、與臨終者肌膚撫觸;二、不斷演練「傾聽」、「複述」、「沈默」;三、不斷以「沒事,沒關係!」來安慰問候;四、與臨終者「同步呼吸」。大概可以說是讓人幸福歸去的「製作人」吧!    「善終守護師」必須設身處地為臨

終者著想,才能穩穩接住臨終者的意念、愛及能量,再把那生命的接力棒轉交給遺屬。   臨終守護現場往往會出現奇蹟,但那其實不是奇蹟,只是冥冥中似乎所有事都早有巧妙安排。    父親之死是我從事善終守護師的原點。那是小學六年級的初春,我最親愛的父親因胃癌只剩三個月餘命。房裡的紙門透著微光,許多大人圍著臥病在床的父親。他跟每一個人道謝,最後握住么女我的手,微笑著說:「謝謝妳,小久」。不久,他的手開始冷了、硬了,眼睛再也沒睜開。   那次讓我經驗到死亡的動人,父親以自己的死來教我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我尊敬的德雷莎修女曾說:「即使人生有99%不幸,當臨終時能獲得1%的幸福,這樣的人生就算是

幸福的。」自從聽到這名言,我便立志要讓所有臨終者在被愛的氛圍中辭世,為了這個志願,我從二十年多前開始投入行動。    那時,我先去都會的高級養老院就職,但那些養老院過度依賴醫療體制,老人家無法按自己意願善終。我在那裡看到很多老人只能凝視著眼前的白牆死去,與他們告別時真是傷心。那時我就想,若要改變這種慘狀,唯有去無醫療資源的離島小村才能實踐我追求的幸福善終。    一九九八年,我來到人口只有六百且無醫院的島根縣離島知夫里,在那裡做了四年的「居家看護」。而後,二○○二年我在那裡成立了專門從事善終守護的「平安之家」(なごみの里),收容服務那些希望不靠醫療設施支援而善終的老人。   就像人出生時

、讓母親環抱在手臂裡一般,當我經驗過用雙手環抱著臨終者,才發現他們教給我無數寶貴的事。現在,我在岡山市設有據點,為那些被宣告來日無多的人提供到入殮前的善終服務;此外也組織善終守護志工(善終守護天使)團隊。    每個人都擁有靈魂的能量,不論那個人身負的障礙有多麼嚴重,亦或是失智者,也都是一樣的。漫長人生謝幕時,人們會把生命的能量交接下去,那種場面絕非悲傷,而是充滿愛與喜悅的時光。    有一天,我收到一張賀年片,上頭寫著:「我罹患癌症第五期,已處分掉兩間房子中的一間,決定不再接受醫院治療了。比較困擾的是,雖然覺悟到死亡將近,但人死後無法自力走進棺材,期盼妳能給我建議。」   我很快打電話

約那位女士見面,並約好若有狀況,會請名古屋的善終守護師立即前往支援。她感謝地緊握著我的手說:「柴田老師,多虧妳來我這裡,有妳我什麼都不用操心,可以放心地渡過最後的日子了!」    把一切交託我們、決定在自宅踏上歸途的她,表現出凜然、無眷戀的態度,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鼓勵。最後在我臂彎嚥下最後一口氣的臨終人,往往會用「身體」教導我許多充滿尊嚴的生命智慧,我想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    這是一本傳承「歸人心境」的書,探討人如何死得幸福。這是一本經驗過無數臨終現場、與無數「歸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書。我期盼它能對希望掌握自己幸福善終的人有幫助。    日本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世代

)已進入亟需善終守護師的時節了,目前日本每年約有一百一十萬名往生者,由於團塊世代的「加入」,今後每年死亡人數將增至一百六十萬到一百八十萬人,顯然已迎向「多死社會」,我們善終守護師的工作責任可謂愈來愈重大。  

銀髮住宅典範個案研究 以新北樂齡宅為研究對象

為了解決高級養老院的問題,作者陳振崇 這樣論述:

台灣於民國92年成為高齡化的社會,民國107年進一步成為高齡社會,預估未來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何謂「銀髮友善住宅」?在超高齡社會來臨的時代,台灣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樂齡宅?本研究整理過去研究,並結合文獻與理論的支撐,理解高齡者的居住安排,從傳統孝道觀念、健康狀況、財務支持、以及家戶組成等方向來思考。設身處地,以實際居住的長者視角為出發點,檢視目前國內頂級銀髮樂齡宅的規劃及服務,是否能夠滿足長者的各方面需求,商業模式是否有機會成功,並探討銀髮住宅未來所應該具備功能。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對於各類的文獻與研究主題相關的部分,進行彙整研究與整理工作,能夠了解不同身心靈狀態的高齡者

對於居住環境的需求,並蒐集目前國內外有關高齡者住宅相關空間的規劃設計法令規章、政策進行全面性的彙整分析,再回顧不同住宅類型之銀髮友善住宅空間相關文獻,據以釐清、統整出目前國內對於高齡者住宅相關空間的定義以及設計內容。接續透過完整直接的實地考察及思考,盡可能從各個面向切入,才能夠建構周全和深入的理解,並說明個案的現況與未來,進一步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展望,最後透過相關資料及調查結果的分析。本文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彙整提出理想的樂齡住宅應具備的條件包括:健康呼吸的空氣環境、自然健康的光環境、潔淨的水環境、全齡友善環境、舒適空間格局、空間色彩能量、創新科技與智慧銀髮宅。同時針對台灣銀髮住宅提出四點相關的建

議,1. 著重環境氣氛營造,讓長者產生積極正向的生活氛圍。2. 針對潛在客群做更精準的地段定價拿捏,產生經濟規模。3. 參考歐洲、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經驗值,從使用者的角度切入,對於空氣、陽光、水、色彩、空間做更好的安排。4. 用歡樂氣氛取代悲情臨終的感受,讓長者可以感到時尚、領先、正面能量的氣氛營造,以使用者的角度,切入高資產族群市場。提供兼顧使用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期許未來樂齡住宅的規劃方向,能夠滿足銀髮長者的身、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