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明道寫的 祝福的意思:等路華文+台文限量簽名版套書(等路+祝福的意思:等路台文版) 和黃錦敦的 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1【夏天玩水懶人包】免費全台親子旅遊秘境.野溪戲水景點也說明:12 高雄玩水景點推薦 ... 夏天當然要玩水,相較於海邊,sky更喜歡有遮陰的溪邊,尤其這三芝的玩水秘境,乾淨清涼的大屯溪,超舒服的!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九歌 和張老師文化所出版 。

遠東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陳彥勳所指導 龍昇恩的 衝浪客對台南漁光島之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再遊意願探討 (2019),提出高雄玩水海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衝浪客、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再遊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技職教育研究所 羅希哲所指導 楊悅詩的 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想像力影響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快樂情緒、心智圖法、想像力、生活課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玩水海邊的解答。

最後網站全台海邊沙灘玩水景點,絕美海岸沙灘 - 珍太妃旅遊親子生活則補充:湛藍海水是大自然最有力量的療癒師,誰說去海邊一定要戲沙玩水呢? 發呆的看海也很棒! 精選全台多處海邊沙灘景點,絕美海岸線、玩水秘境、綿延沙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玩水海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祝福的意思:等路華文+台文限量簽名版套書(等路+祝福的意思:等路台文版)

為了解決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作者洪明道 這樣論述:

  《等路》     他深厚的台語文基底,在小說當中不擇地而出,使之完美融合了華語的行文,而不再是一種需要放入引號的「飛白」修辭,也遠遠把僅能在對白中點綴性地用幾個台語詞彙的大部分創作者甩在後頭。除此之外,他也擅長柔化情節之間的焊接處,使小說能處理複雜的時空跳躍而不顯突兀。而我最感驚豔的,是他在描寫人物時的精準節制,有許多篇章都寫到了欲言又止、目眶含淚卻又不落下來的精采境地。——朱宥勳     洪明道的小說提供給我們觀看現代農村的角度,無論是依賴漁收、農耕或經商、上班的村人,其哀樂所依,扣合社會變貌,書寫人情,也隱含政治力的侵入,生活觀察非常敏銳成熟;在務求精準使用台語文的用心下,農村

生活景象深刻活現,是年輕一代書寫鄉土極用心又別具風格者。<路竹洪小姐>的緊湊節奏和人情世理的兼顧,更是重挑了閱讀短篇小說的樂趣,畫面與情感,栩栩生動。——蔡素芬   洪明道混合使用華文、台語文與日文,以台南到岡山一帶村庄為背景創作,書寫之時代橫跨終戰到現代,藉由語言混用,營造文字的詩意與氛圍。   九篇短篇小說彼此之間利用相近的物件或象徵連接,並以〈等鷺〉為軸心,前後的小說兩兩相對。開篇的〈改札口〉,用政治受難者家屬的視角描摹白色恐怖,火車上的陌生人讓獨力撫養幼兒的妻子有活下去的力量;〈村長伯的奮鬥〉戲謔地改以與政權合作的村長角度切入,如何開闢更多使鄉村繁榮的馬路。而堅勇伯在〈等鷺〉中觀察

拍攝黑面琵鷺的濕地,終究不敵地方角力,開通了一條媽祖婆指示的道路。這些偏鄉小鎮的人物,被城市延伸過來的鐵路或公路捲入狼狽的滿天風沙,最終有如受困耳聾與家庭的〈路竹洪小姐〉,鼓起不怕謊言的勇氣,穿越命運的改札口,步上懷抱希望的未來之路。   洪明道以白描的寫實風格、自由出入時空的敘事手法,觸碰鄉鎮市井小民略為殘破的靈魂,呈現其悲喜交集的面貌,生動且帶諧趣。街景的細膩描繪,小鄉的遲緩日常,庶民的生活小景,都一一緊扣小說人物騷動的內心。出走是為了追求情感和夢想,更可能是砍掉小鄉生活的鎖鏈,尋找生命的新起點,走出新的出路。 名人推薦   朱宥勳  專文導讀   蔡素芬、楊佳嫻  熱愛推薦   

《祝福的意思:等路台文版》   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得獎作《等路》台文進化   由洪明道親自譯寫,台文版收錄華文版〈村長伯的奮鬥〉、〈虱目魚栽〉、〈等鷺〉、〈Siat-tsuh(シャツ)〉、〈路竹洪小姐〉五篇小說,另外新增一篇小說〈巖仔〉。   洪明道以台南到岡山的「地方」創作,原本雅氣的文字,翻譯台文後,仍保留了小說的詩意與氛圍。〈村長伯的奮鬥Tshuan-tiúnn-peh ê hùn-tàuf〉由村長伯仔的故事講起,村長伯仔用人唯才,目色真好,面對對頭的烏西,看伊按怎選舉和開大路;勇伯在〈等鷺Tán-lōo〉中保護烏面抐桮(黑面琵鷺)的湳仔地,地方角頭卻以「開路是媽祖婆的指示,不可

違抗」這句話壓制;〈巖仔Giâm-á〉以實際事件為本,靜修去高雄大岡山巖仔內看報紙講的少年師父,煞留佇山內修行,電視台開始放送出家人有身這款稀罕的新聞,靜修竟成了被報導的主角……。   這本冊伴隨著祝福的「等路」意味,有活氣的人物、冷靜的氣口,還有笑詼的趣味。這些在地庄跤人,予車路的變化軋(kauh)過,予人情的海湧絞入去,仍然無畏地面對命運,勇敢行出家己的路。 本書特色   ★套書兩冊均有限量洪明道親筆簽名,值得珍藏。   ★台文版隨書附贈台語有聲書QR code試聽,用親像唸歌詩的台語講故事,是學台語的好助手。 名人推薦   林央敏 專文推薦   鄭順聰 審訂   李敏勇、黃震南

、朱宥勳、王昭華、吳明倫、譚光磊、拍謝少年 徛名鬥贊聲

高雄玩水海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第八十七部影片,金門旅遊
拍攝於2021.03.21-28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這次,我們來到金門,找了一些比較少人拍攝的地方,又覺得有趣不錯的,介紹給大家~

1.馬山觀測所,算是有名的觀光景點,以前Allen在金門當兵的時候來過,當時第一次從這裡的望遠鏡看到對岸的人,覺得有趣,也覺得附近風景很漂亮,景點整理得不錯,特別帶Amber來看看。

2.水頭碼頭坐船前往小金門,這也是小三通的碼頭。

3.小金門南山頭綠石槽,第一次來到這裡,很漂亮的自然景點,海很遼闊,沙灘乾淨,綠石槽形成綠色的草皮,巧遇當地小朋友們來校外教學,一個個都好可愛。這個沙灘真的很美,旁邊還有一個小據點復興嶼,佇立在海上。

4.虎軍圓環,以前虎軍部隊建的,路上的小圓環,是以前Allen當兵聯隊的前身,他很有感覺。

5.L-18據點,雖然規劃成觀光景點,但是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據點左右對稱,面相大海,從上方看,很像一個愛心的形狀,增添一點浪漫氣息。在據點的望遠鏡,可以看到廈門的海岸,有人在玩水,還有給我們的統一訊息XD......

6.大帽山坑道,回到大金門,大帽山坑道一樣是新的景點,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早期運補船用的軍事坑道,面向台灣方向。是一個很好看海的地方,坑道另一端還有軍事用途,坑道漲潮會被淹沒,沒事不要進入,以免觸法。

7.歐厝沙灘戰車,也是最近熱門的景點,M18地獄貓式戰車,因打靶需求拖至海攤,現已無打靶用途,陷入沙灘中,退潮時可以看到,漲潮會被淹沒,從停車處要走15分鐘。

8.北山播音牆,奇特的長方形大喇叭,戰時對對岸喊話的播音牆,現在佇立在北山斷崖一旁,頗具特色。

9.高洞祕境,Google Maps是找不到的,點位放在下面。一樣是以前的軍事據點,現已無使用。特色是很高,真的很高,進入要打手電筒,進入高洞左轉會到海邊,可以爬出窗戶回到停車點,剛好一圈。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馬山觀測所:https://goo.gl/maps/uhKcxaZ1qJcyiW4w6
水頭碼頭(坐船的地方):https://goo.gl/maps/sZNEoiXn3zWbEVUq7
南山頭綠石槽:https://goo.gl/maps/WzBxs36SZisiqeTo7
虎軍圓環:https://goo.gl/maps/1r5GV7AtJu9Wg8Ds9
L-18據點:https://goo.gl/maps/ZaLy7HYH59KBvwHe6
大帽山坑道(停車點):https://goo.gl/maps/iuLsEe1dWP8ExBS29
歐厝沙灘停車點(戰車):https://goo.gl/maps/zj9AN26arbZKFg2d6
北山播音牆:https://goo.gl/maps/HLPPHbhaSHi84SG97
高洞祕境(山羊):https://goo.gl/maps/VN3MhwupZNHWozJC9



#Taiwan#台灣#金門#Kinmen
#Beach#沙灘
#Outdoor#戶外#旅遊
#烙野孩#imyeahhi

衝浪客對台南漁光島之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再遊意願探討

為了解決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作者龍昇恩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衝浪運動日漸風行,在衝浪人口愈來愈多的時代,可以衝浪的地點也愈來愈多,許多的衝浪地點被開發並且開始流行。本研究以台南漁光島衝浪客為受試者進行衝浪客對台南漁光島衝浪之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及再遊意願之實質性調查,研究目的為調查衝浪客背景現況、了解參與者不同背景變項對漁光島衝浪之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及再遊意願是否有顯著差異並探討三個構面間的關係。本文採用自編研究問卷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研究,共計施測255份問卷,以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回歸進行相關考驗後,所得結論為:一、衝浪客主要以男性居多;年齡以26〜35歲為最多;職業以軍公教為最多;居

住地區以本地(台南)為最多;婚姻狀況未婚居多;衝浪次數5次以上最多。二、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居住地區、婚姻狀況、衝浪次數,對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再遊意願皆具有存在差異。三、衝浪客的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對再遊意願具有預測能力呈現正相關,當參與者的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越高,則再遊意願則越高。

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

為了解決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作者黃錦敦 這樣論述:

當一個人敘說自己的故事,不論是困境或順境, 如果隱含其中的生命旋律能被聽見,被好好理解與回應, 人們常能在這樣的過程中也看見自己。   發展多元樣貌、創造多元美麗,是敘事治療能為生命注入活水的關鍵。   而當敘事這顆西方的種子落在東方的土地上,會長出什麼樣的枝枒?   作者跳脫專業書籍的制式樣貌,以豐富的旅行所見與案例故事,搭配自身對敘事治療精神的理解,再加上這些年在敘事實踐中的反思整理,從聆聽開始,循序漸進地介紹如何解構單一標準、發展並豐厚支線故事的方式、重組會員對話、以不同的鏡頭探訪每個人的故事,進而找尋出偏好的自我認同,用貼近這塊土地的語言,與讀者分享他所熱愛的敘事治療。 誠摯推

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吳德淳/動畫導演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林祺堂/心靈魔法師;清華大學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金樹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客座教授   黃士鈞(哈克)/潛意識工作者   作者簡介 黃錦敦   1969年生,高雄人。   敘事治療取向訓練講師、督導與諮商心理師   喜歡創作   從木工、手作燈具、發展治療性卡片、寫書、帶領工作坊到生小孩   覺得都是美麗的作品   喜歡旅行   在移動中感受安靜,在變化中體會簡單   喜歡敘事治療   近年持續投入書籍與治療性卡片的創作,已出版作品包括:

  書籍:《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陪一顆心長大》、《生命的神祕配方》   治療性卡片:《哇卡:敘事治療獨特結果問句卡》、《哇卡二:生命故事卡》、《悟卡:敘事治療重組會員對話卡》、《熱情渴望卡》、《親職卡:親職對話澄清卡》、《情緒對話卡》   部落格:敘事咖啡屋。blog.xuite.net/blackgrace/forest   工作坊訊息:www.facebook.com/敘事咖啡屋工作坊訊息公告專用-1379374475664130/   工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回看人生,找到自己的

答案  吳德淳 羨慕敘事治療的學習者有了這張觸感極佳的彩色藏寶圖!  黃士鈞(哈克) 錦敦的敘事,溫潤如玉  周志建 行萬里路,讀一本書  林祺堂 自 序 落地、深耕 上篇 生命自有另一種風景 第1堂課 一種故事,一種風景:尋找問題故事之外的版本 第2堂課 生命的現身:敘事的聆聽與回應 第3堂課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敘事的氛圍 第4堂課 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獨特結果的找尋 第5堂課 把想要的故事說「厚」:故事豐厚的路徑 第6堂課 人不等於問題,所以要把人和問題分開:敘事的外化對話 第7堂課 在關係中和想要的故事相遇:重組會員對話 第8堂課 不是Say Good-Bye:敘事的 Say

Hello Again對話 下篇 生命的奇幻旅程 第9堂課 看近、看遠:探訪故事的四顆鏡頭 第10堂課 回到真實的連結:凝視他的凝視 第11堂課 故事裡的生命之美:文學般的凝視 第12堂課 在轉折處敘說:故事的發展階段化 第13堂課 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故事的形成與主題的浮現 第14堂課 以文化為思維的敘事治療:讓文化成為療癒的一種可能 第15堂課 在生命之前,我們永遠是學徒:敘事督導的三種觀看 結語 延伸閱讀   推薦序 回看人生,找到自己的答案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依照自己的觀察和感受決定每一件事情的對待,但當我們初次爬上餐桌,大人卻告訴我們許多「規矩」,如先吃飯再

喝湯、湯不能倒入飯中。或許就從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接受「成為一個人」的連串要求。   但是,當我們奮力長大,被要求接受某件任務或判斷,而自己無法忍受,決定用斷裂的行為來回應時,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內心的真實感受呢?   在錦敦的這本書中,描寫了他面對各種人事物的心路歷程。他嘗試用每個切身的例子,讓我們看見「敘事」如何扮演一種鬆脫世俗邏輯、重新找回深刻連結的可能,彷彿透過禪宗的公案,先卸下我們緊穿多年的邏輯外衣,再透過如日本俳句般的日常觀察,回到兒時不帶成見的直覺,來決定最能切合自己的「造型」。   我非常有幸受到錦敦邀請,能在現場聆聽許多深刻的「敘事」,讓我受益良多;更感謝他將多年的敘事互動集

結成書,讓我們可以隨時翻閱查找。有時候,我甚至以為這是一本很棒的「影展」,讓我們在生動的文字中,回看人生的意外和斷裂,找到自己的答案,聽見自己想說的話。 吳德淳/動畫導演 推薦序 羨慕敘事治療的學習者 有了這張觸感極佳的彩色藏寶圖!       好幾回,在東海岸的清晨,我興沖沖的抱著我的吉他,靠近拿著筆記型電腦正在書寫的錦敦,說:「我剛剛寫了一首歌,唱給你聽好不好?」錦敦總是笑笑的說:「好啊!」等我唱完那首剛寫的歌,還想繼續分享我寫歌的種種熱血心得時,像是按了暫停鍵似的,錦敦看著我說:「你等我一下喔,我先把這一段寫完。」抱著吉他的我,這一抱就是半小時、一小時。   好幾年之後,我才知

道,原來這些年一段一段「你等我一下喔!」的時光,都是錦敦用心耕耘著這一本書的一字一句。   讀這本書,又像是讀著錦敦的生命似的。   一轉眼,十年了,很幸運能有錦敦這個好朋友。即使我沒有定義自己是敘事治療工作者,這幾年,錦敦的陪伴的眼光,貼近、寬厚又善意承接的心,已經不知不覺的進到我的生命裡。似乎,一天一天的,我也好像更靠近了一種良善和願意連結。   從錦敦手中接過這本書稿後,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清晨讀,睡前讀,帶工作坊的旅程中也讀,細細的品味感受,也常常深呼吸的學習著。在書稿的空白處,邊讀邊寫下了一個一個讚嘆,也用藍筆畫下了好幾個書中錦敦設計的練習,想著要在我的長期團體裡,帶著我的學

生一起好好體會,打下更扎實的基本功。   記得我搬到東海岸的第一個月,錦敦在高雄跑去買了一個烤桶仔雞的不鏽鋼桶,那是一個特別加厚的圓柱形鐵桶,用厚厚的紙箱包裹綁好,在我不在家的時候放在走廊,那是他送我移居東海岸的禮物,我很喜歡。   然後啊,有一天,我去跟山腳下的林大哥買了土雞,傍晚時分,我們兩個大男人,一如往常,升起了漂流木的營火,在夜色將近的時候,把一塊一塊燒紅的木炭,送進加厚的不鏽鋼桶裡。很慢很慢的,烤雞的香味,透出,蔓延……飽滿而醇厚。   錦敦的心法,就好像加厚的不鏽鋼桶,不是直火快炒,而是慢火炙燒。在帶著生命厚度的承接裡,在一次一次真心的嘆息、心疼,與紅了的眼眶裡,讓生命原本

埋藏的原味,驚喜了彼此。(寫到這裡,我自己都觸動到流淚了……)   蔣勳說:「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不能輕易說出口的祕密……唱著歡欣唱著哀傷唱著幻滅也唱著夢想……」   我真心覺得,台灣這個島嶼,如果少了錦敦這個真摯的治療師,太可惜了。他讓一個一個生命,像是一首詩,被聽見。隨著歲月的風,擁有了自己的音符,得以歌唱。 黃士鈞(哈克)/潛意識工作者 推薦序 錦敦的敘事,溫潤如玉   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理論的知識,一種是實踐的知識。   理論的知識是「他驗」,是一種經由專家學者研究所給出的道理知識。這種知識的形式大多是理性的、條理的、論述的、分析的。   另一種實踐的知識是「親驗」。這種知

識不是來自專家學者,而是來自自己的親身體驗,或經由自己親身實踐去印證專家知識,最後變成自己的知識。這是一種消化過的自我知識。   後現代強調的知識,便是「實踐性的知識」。   錦敦這本書,跟其他談敘事書籍最大的不同,便是他的敘事是從教學中、個案中、生活中、旅行中,不斷去經驗、體驗敘事理論所得的知識。他的敘事是實踐來的。   因此,錦敦的敘事,已經不是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的敘事、也不是吳熙琄老師的敘事,而是他個人所醞釀出來的敘事。這個敘事,如同酒釀般,香醇有味道。   這本書充滿了屬於錦敦「獨特的味道」。我喜歡。而且也是一本有溫度的書。   到底「錦敦的敘事」有何獨

特味道呢?嗯,我這樣說好了。   特色一,就是他用「說故事」的方式,解說敘事的理論,因此讀者可以用「情感」去感通敘事,而不是用「頭腦」去理解敘事。   特色二,錦敦的敘事,溫潤如玉。就像他的人一樣,質樸、不耀眼,卻蘊藏著悠遠的魅力。   錦敦的敘事,是落地的,這是「本土性」的敘事。扎扎實實地踏在土地裡,長出根來,成為一棵大樹。他把敘事活在他的生活裡、呼吸裡、家庭裡,讓敘事成為他、也讓他成為敘事。如此「吃進去、再吐出來」的敘事,是經過生命的淬鍊、反芻,於是它不再是硬梆梆的理論,讓人易懂好消化。   這本書是錦敦用故事與生命寫成的書,好看,保證不枯燥。如果你也想懂敘事,卻又不想看艱澀理論的

教科書,那麼誠心推薦你閱讀這本敘事書,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錦敦的敘事,不僅讓你在故事裡懂了敘事,同時,你也會發現,原來敘事是如此溫柔、陪伴人的好方法。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推薦序 行萬里路,讀一本書   敘事治療,創始人麥克.懷特用的原文是Narrative Practice,我喜歡香港學界稱它為敘事實踐的理解位置。治療二字有隱含的病理觀,似乎是要把人從不正常變正常的過程,與敘事尊敬人為其生命主人的精神不相符合。而實踐二字,更是點出敘事不只是坐而言的說、聽故事,更是起而行的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後現代對諮商助人的具體啟發在於「求懂尊異」的精神,求助者

不是不正常,而是不一樣,我們對不一樣的人容易落入你好奇怪甚至你好詭異的慣性理解,於是會想要去糾正、去修理,想把對方變得跟我們一樣。但,誰規定別人一定要跟我們一樣才叫做好呢?這個不一樣,表示我們還不了解對方的獨特與可能的精彩,需要謙卑地好奇與請教,於是有了獨特的「not knowing」理解位置。在解構的思維(去中心、去二元對立、去權威)中,以來談者為主角、為中心,沒有對錯、好壞,就是去了解、反芻整理活過的經驗,以經一事長一智的意義訪問,邀請主角詮釋並建構其在地性知識,激盪出獨特的「聊遇」—在尊敬好奇且涵容的訪問中,讓敘說故事的主角遇見並活出自己的美好。   這些年,何其有幸,可以跟錦敦有很多

的合作、激盪與學習。常常聊著聊著就有深度的發現,然後遺憾剛剛沒有錄到音。我認識的錦敦,面對生命中的困頓,勇敢地辭去長期的專職工作;搭飛機北上用心學習敘事;不管有多麼艱辛,都要安排去旅行。他知道,他可以在旅行中找到安心,找到回家的路。澄清湖畔有其跑步與靜思的身影;在咖啡店,有其整理生命、爬梳文字的剪影。與兩個可愛小孩,有著真性情又爆笑的精彩故事。最近,在海邊,也可以看到錦敦跌個四腳朝天的衝浪趣味畫面。他總有熱情邀約有生命故事的人,一同來分享與見證生命,讓每個學員都觸動。   錦敦做事,樸實敦厚,全心全意。學員們好喜歡錦敦接地氣的生活觀察與生命深刻分享,我也是。我看見,錦敦用更多的學習與反思,還

有行動,面對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困頓。錦敦說他不是在用敘事,而是用敘事在活。於是,有錦敦在的地方,就有溫暖觸動,就有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我深信著,感動著,見證著。我在他身上看見道藝合一。   敘事實踐蘊藏著濃厚的生命哲學基礎,關注著人怎麼活可以更好。要讀懂大思想家的論述,真的比較辛苦。與其說敘事實踐是一種助人理論或技巧,不如說它是一套生命哲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強調的是用真實生命體悟的珍貴,而敘事實踐正是彰顯著「困頓之所在,成長之所在」。窮盡生命經驗,反思這段挑戰背後在乎的價值,然後淬鍊整合這些價值與意義的看見,呼喚真名—偏好自我認同的歷程。這個交織行動藍圖與意義藍圖所得的自我認同藍圖,

說的就是「行萬里路,讀一本書」知行合一的敘事實踐精髓。   錦敦的這本書,源自其敘事泡湯系列工作坊的講義,正是他用真實生命與教學經驗感悟的整理,將如何可以把敘事學會的重要概念與練習都有脈絡性的整理,兼具技法與心法,非常寶貴。書中把最基本的敘事實踐重要概念,問題故事、支線故事、自我認同、獨特結果、外化以及重組會員,在有溫度的經驗分享中,對「開啟故事、豐厚故事,整合故事」的敘事架構有了更清晰與立體的梳理。重組會員的對話也有了訪問的獨特架構(共鳴、故事、影響、認同、遷移),與創新的發現(自我見證)。對於訪問的基本功,聆聽、回應,有獨到的練習。同時讓我們更知悉解構、不知道與好奇的精神與可能操作,掌握

住難以言說的敘事氛圍。更值得一提的是,與德淳導演的合作中,由電影的獨特角度,解析了敘事中的凝視、理解的視框,以及故事的發展與轉折。這些鮮活的合作,創造更親民的理解與感動。你會發現,書中信手拈來的生命經驗分享,會讓人忍不住讚嘆,怎麼可以這麼聯想,真是有道理。那是一種在同一社會文化中生命間自然的體悟,原本在敘事實踐中許多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突然就有開竅的領悟。   錦敦,再創造了一本斯土斯民生命相遇的敘事實踐理解版本,推薦給想要活得更有意義與價值的你。 林祺堂/心靈魔法師、清華大學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第1堂課一種故事,一種風景:尋找問題故事之外的版本魔幻的眼睛2014 年,我在東北季風剛

到時,去了蘭嶼。我打電話訂房:「我下週要去蘭嶼六天,你們有空房嗎?」民宿主人:「現在風大,蘭嶼是淡季幾乎沒有遊客,所以空房很多,但很多店家也都沒開,我怕你無聊。」「我不怕無聊,人少很好。」這一趟想去蘭嶼安靜的我,笑著說。原來跟著東北季風到蘭嶼,空間會變大。到了蘭嶼的第二天晚上,和民宿主人聊到她的故事。主人小芳是高雄人,幾年前因為讀了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作品,就深深迷戀蘭嶼,也因此輾轉成為達悟族的媳婦。因為一本書,竟成為蘭嶼的媳婦,我非常好奇哪一本書有這種魔力?小芳起身到書架,拿出《天空的眼睛》這本書,說:「借你看。」第三天,我開始徒步環蘭嶼島,這本書就放在我的背包裡。第四天,我又回到民宿,

晚上和小芳聊天時,書我已讀了三分之二,書中的內容是以達悟族的海洋觀寫出的一本小說,原住民文學的美感充斥其中。我說:「這本書很好看,讓我用一種美麗的方式認識達悟族的文化與生活。但我仍好奇妳當初是被這書的哪個部分所吸引?」閱讀過書本的我,似乎就有了和小芳更深入對話的資格。小芳說:「我對『神祕』是充滿迷戀的,因此我也很喜歡魔幻的文學和神祕的地方,就像有段時間我常跑土耳其,有幾年一直去西藏一樣。而蘭嶼和這本書對我來說都是魔幻的。」魔幻,就是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世界,我想這也是旅人啟程的原因之一:離開習以為常的生活,走到一個超出想像的地方。但小芳嘆了口氣接著說:「不過我來蘭嶼住了幾年後,原本的『魔幻』卻悄

悄成為了我的『寫實』。」「咦!」我在這裡停了一下,這句話太有意思了。小芳繼續說:「住久了,原本喜歡的東西就會開始改變,我也才理解,當年一直要我先生陪我到海邊玩水,他似乎興趣缺缺,現在有時候我也有這種感覺了。」哈哈!這種心理狀態,我懂。旅行確實是這樣,我們走到的「魔幻」,卻常是當地人的「寫實」。

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想像力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玩水海邊的問題,作者楊悅詩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評估以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想像力影響之成效。透過單組實驗法之實施,針對國小二年級某班23位學生的生活課程,進行每週2節,為期12週的實驗教學,經由四個不同教學方案的單元活動:傳統教學、快樂情緒融入、心智圖法教學融入、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探討受試學生創作作品想像力之改變歷程,再輔以學生課堂反應情形及作品分析的質性資料做為說明,並對五次想像力測驗做One-Way ANOVA分析比較,探討受試學生想像力改變情形。研究主要結論如下:一、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適合國小二年級學生學習。二、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實施後,國小二年級學生在

創作作品想像力的提升是顯著三、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實施後,國小二年級學生在想像力的提升是顯著的。四、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教學融入生活課程的實施後,國小二年級學生接受度高。五、建構「快樂情緒及心智圖法」想像力教學之模式,提供教師實施想像力教學之參考。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國小教師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