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淹水路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高雄市水災危險潛勢地區保全計畫 - 防災資訊服務網也說明:地勢雨水匯集在本路段,側. 溝排水功能無法發揮,瞬間. 時雨量過大造成積淹水情. 事。 107 年0823 豪雨108. 年0719 豪雨. 高雄市大寮區大寮里大寮路665 巷.

國立中山大學 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 陳冠宇所指導 陳譽宗的 淺水數值模式在海嘯溢淹範圍與橋樑沖刷之應用 (2011),提出鳳山淹水路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質資料、橋樑沖刷、海嘯、數值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文科、蔣偉寧所指導 李浩銘的 道路系統在災害防救上之應用與規劃-以新竹縣湖口鄉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都市防災、防災據點、災害潛勢、地理資訊系統、防災道路的重點而找出了 鳳山淹水路段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市淹水則補充:三、水災潛勢公開辦法第8條第3項規定「淹水潛勢圖僅供防救災使用;相關 ... 處出現積淹水,包括左營、大寮區等部分地區、鳳山行政中心前等,大約1小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鳳山淹水路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鳳山淹水路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天前往視察鳥松區美山路雨水下水道新建工程,美山路與仁德路地勢較低,屬易淹水處,希望能加速工程,並於汛期來時發揮作用,改善積淹水情況。

我要求,務必於今年底完工,施工期間遇汛期,應於下游區加設臨時抽水機加速導排水,完工後可將該低漥處積水有效導流至仁美排水,並達到改善區域性積淹水情況,且有助於提升美山路整體之道路及環境品質,提供民眾更優質車行空間及舒適、安全、方便的環境。
.
鳥松區神農路是大樹、大寮通往長庚醫院及鳳山市區的主要幹道,也是仁武、大發工業區產業運輸重要道路,但因重載車輛多、管線重複挖掘,導致維護不易、局部老化開裂,高雄市政府近期展開路面刨鋪工程,預計農曆年前完成。我也指示避開上班時段施工,以減少交通衝擊。

為提高道路品質,市府今年向中央爭取約23.7億元投入路面改善工程,加速原縣區道路加速刨鋪速度,期盼拉近城鄉距離。另外,則將改善港區、市區內道路,讓重車經過、碾壓的道路,維持平整及品質。

水利局已先行針對該區排水不佳路段,進行排水系統改善及道路墊高工程,料可有效改善積淹水問題。此外,今年度也將陸續改善鳥松區中正路、公園路、本館路等道路品質,未來路平專案會更重視區域平衡發展,預計新的一年除市區外,鳳山、岡山及旗美地區,都能明顯感受路況提升。

淺水數值模式在海嘯溢淹範圍與橋樑沖刷之應用

為了解決鳳山淹水路段的問題,作者陳譽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用海嘯數值模式COMCOT(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模擬傳到近岸時,受到地形淺化效應溯升的海嘯波,對陸地─造成之溢淹範圍;以及對河口─逆流而上對河川中的橋樑的沖刷情形。溢淹範圍部分,分為馬尼拉海溝之斷層參數以及鐘形波模擬水位的形式計算。結果顯示,若鐘形波的波高與馬尼拉海溝產生之海嘯傳遞至高雄外海的最大水位相同,溢淹範圍結果大致上吻合。而在不同情境水位的模擬上,發現只要達到波高1公尺,即可使整個旗津區與鼓山區沿海產生溢淹;海水入侵之距離則會隨著波高逐漸變高隨之增加。模擬的最大波高6公尺,溢淹範圍共包含鼓山區、旗津區、鹽埕區、前金區

(小範圍)、前鎮區、鳳山區及小港區。在古海嘯的比對上,根據高雄市捷運工程局地質調查報告書的粒徑資料分析結果,於特定深度中可找到一層粒徑極細(約8ψ)的沉積物,其顆粒尺寸相較於上下層之沉積物粒徑有顯著差異。若此極細沉積物為海嘯沉積物之邊界,則古海嘯之水位可能為4.9公尺。橋墩沖刷部分以關渡橋為研究區域,藉由COMCOT模式沉積物模得到之結果與馬蹄形渦流系統(horseshoe vortex system)形成的沖刷坑和堆積丘類似。根據結果,淘刷及堆積作用主要受到沉積物粒徑影響。模擬上,不同沉積物粒徑之模式結果,可約略分成三個等級:(1) 沉積物粒徑大於62μm:最大淘刷深度皆小於4公分,最大堆積

高度不超過3公分。(2) 沉積物粒徑在62至4μm之間:最大淘刷深度介於4至5公分,最大堆積高度則在3至4公分之間。(3) 沉積物粒徑小於4μm:最大淘刷深度可達6.8公分以上,最大堆積高度將大於5公分。

道路系統在災害防救上之應用與規劃-以新竹縣湖口鄉為例

為了解決鳳山淹水路段的問題,作者李浩銘 這樣論述:

道路系統於災害發生後,無論是避難或救災之行為上,均是首先發揮功能之第一線救災空間系統。此外,防災道路系統亦是構成救災及避難活動上,可靠、完整之防災體系中必要設施之一,因此構建一完整之防災道路系統實為都市防災體系之重要課題之一。 因應民眾的需求及災害發生之時序,第一時序下,民眾為保全生命及財產,將產生遠離災害之避難行為;第二時序下,則將由社會組織制度發展的救援單位執行救援任務之行為;而第三時序階段,將是社會救助階段,為災區受難災民的物資輸送階段。亦因此三階段產生災時道路的三項功能,包含有避難功能、救援功能及物資運輸功能,相對應之道路展現模式即為避難道路、救援道路及物資輸送道路,由以上三項

道路模式,續以其功能性及更切合災時所需,加以詳細區分規劃之下,則為本研究所稱之防災道路。 本研究主要目的除確立新竹縣湖口鄉包含市區、郊區及工業區內道路之防災功能,並以地理資訊系統(GIS)套疊各類災害潛勢(包含200mm、350mm、450mm及600mm日降雨量淹水潛勢、地震潛勢、毒化災潛勢),達成分析各類災害潛勢下,湖口鄉內各級防災道路與防救災據點(包含緊急避難場所、臨時避難場所、臨時收容場所、中長期收容場所、警政據點、消防據點及醫療據點)間之關係,提供災時民眾避難疏散、救援單位進入救災及物資運補至收容處所之道路使用依據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