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崎國小人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張中勇所指導 饒佳汶的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2021),提出龍崎國小人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少子化、人口老化、少子化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吳翎君所指導 陳文發的 臺灣「精神」堡壘-玉里榮民醫院的發展與轉型 (2014),提出因為有 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病患、精神復健-玉里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龍崎國小人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龍崎國小人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龍崎國小人數的問題,作者饒佳汶 這樣論述:

少子化現象一直都是許多國家迫在眉睫的問題,由於現代人因為各種因素使得生育意願降低,導致多項層面皆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各國政府積極制定政策及措施,期望能夠將生育率回升,以應對少子化帶來的危機。然而台灣也不例外,目前台灣少子化現象逐年嚴峻,生育率更是年年下滑,到2021年出生人數更是下滑到153,820人,總生育率僅剩0.98胎,成為政府棘手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分別透過蒐集相關之專書、期刊、書籍、論文、報章雜誌、研究報告、電子資料庫、官方統計數據、文件記錄、市場調查資訊、以及政府部門報告等相關資料進行探討。首先針對目前台灣少子化之現況與成因,介紹台灣近年來少子化現象的發展與趨勢,並

從而了解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接下來要討論少子化會對台灣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針對經濟、社會以及環境三大面向分別進行闡述,從中探討直接造成的衝擊與威脅,以及間接所產生的影響與未來可能引發的趨勢。在認識台灣少子化的危機後,分別於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個執政時期,對於因應少子化所制定的政策與措施進行成效之評估。最後則是討論目前台灣無法應對之挑戰以及未來的策進之道。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在經濟方面有1.經濟負擔2.工作壓力3.育兒成本;在社會方面有1.價值觀改變2.育兒條件不足3.醫療技術進步;最後在環境方面有1.政府政策的影響2.移民人口的變動。另外在衝擊與影響中,對於經濟面向、社會面向以及

國防面向皆造成嚴重的危機。而馬英九與蔡英文執政時期的少子化相關政策與措施皆有不錯的執行狀況與滿意度。但是評估的結果卻存在許多問題與缺失,依舊無法提升整體生育率。最後在挑戰與策進中,發現1.房價逐年上漲,導致民眾買房困難2.國民價值觀改變,生育意願不高3.歷年薪資毫無成長,經濟負擔沉重等未來需要積極改善的問題。

臺灣「精神」堡壘-玉里榮民醫院的發展與轉型

為了解決龍崎國小人數的問題,作者陳文發 這樣論述:

摘要 在民國38年政府遷台的背景之下,因國軍醫療需求於民國47年創設玉里榮民醫院,專門收治歷經砲火、風霜洗禮後不再適合待在前線作戰的退伍軍人。 本文分三個時期描述玉里榮民醫院的歷史發展,並討論這間醫院於台灣精神醫療領域中的獨特性、重要性及對社會貢獻。 在就醫計劃中,將玉里榮民醫院規劃為專門收治罹患精神疾病退伍軍人的專科醫院,民國47年7月1日設立後,逐年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退伍榮民及精神疾病患者,70年時收治人數達到4,653人,為全國最大型的精神疾病收容機構,期間不但於花、東二地開發了三所占地數百公頃的實驗農場,還自行創立了獨有的「精神復健-玉里模式」,玉里榮民醫院因此成為

了台灣精神醫療領域當中最為獨特的一家醫院。 而如此大型的精神醫療機構是如何在地方上發展、生存,而不受到當地居民的抗議與反彈?是如何從被戲稱為「公辦龍發堂」的機構,轉型為通過評鑑的精神專科教學醫院?又是如何在地方上經營,與地方共同走過半個世紀?本文擬沿著歷史的脈絡,研究玉里榮民醫院的發展、與地方的互動,以及探討玉里榮院與各層面之貢獻。關鍵字: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病患、精神復健-玉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