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109學年度北區五專聯合免試入學分發撕榜現場 - YouTube也說明: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 鄭新輝所指導 呂虹欣的 高雄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教育執行成效之研究 (2017),提出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十二年國教、適性教育、執行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王家通所指導 馬向青的 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 (2000),提出因為有 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聯合招生制度、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多元入學方案、基本學力測驗、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學區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多元升學-五專優先免試入學 - 高雄市立大義國中註冊組則補充:編號 更新時間 發佈者 1 2021‑06‑17 12:42 劉朝信 2 2021‑06‑17 11:36 劉朝信 3 2021‑06‑17 11:35 劉朝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雄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教育執行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的問題,作者呂虹欣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教育」執行成效之現況,並探討高雄市國、高中生對免試入學制度及適性輔導政策實施以達「適性教育」成效之看法。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依據文獻探討所蒐集之資料,經專家內容效度分析、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編制「高雄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教育執行成效之研究調查問卷」。研究對象係以高雄市高級中等學校之高一、高二學生以及國民中學之國二、國三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樣本之抽取方式採隨機抽樣,問卷資料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1.高雄市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制度執行成效佳,其中以「多元發展分數」

層面最佳,而「會考」層面最低。2.高雄市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政策執行成效佳,其中以「行政業務」層面最佳。3.高雄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以女生及高職生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制度可達「適性教育」成效之認同度較高。4.高雄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以女生及高職生對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可達「適性教育」成效之認同度較高。5.高雄市國中生,以男生、國二生、要參加特招之學生及小型學校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制度可達「適性教育」成效之認同度較高。6.高雄市國中生,以女生及國二生、要參加特招之學生及小型學校對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可達「適性教育」成效之認同度較高。7.免試入學制度與適性輔導政策具顯著正相關。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

結果並整合過去研究之寶貴經驗與意見,進一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教育決策參考。

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109南區五專最低錄取分數的問題,作者馬向青 這樣論述:

論文題目: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 校(院)所組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頁數:308 畢業時間及論文提要別: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馬向青 指導教授:王家通 博士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係針對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做一回顧、介紹、分析、討論和展望。本研究首先針對有關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及其改革之相關文件、研究報告和論文,進行文獻探討,以發掘有關入學制度議題上所累積的研究

成果和潛在問題。其次,則針對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歷年來和目前所實施的三大入學制度或方案─聯合招生制度、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多元入學方案和基本學力測驗之內容、沿革、演變、發展,以及相關人士之看法和意見,做一介紹、分析和討論;最後則將改革入學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延長國民義務教育和高中職學區制,做一介紹和分析,以能掌握入學制度改革方案的整全面貌。而有關於我國高級中學校的學制沿革與現況、辦學的宗旨與現行的入學規定,以及與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的相關理論,諸如教育選擇、分流教育、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由於與入學制度的設計有密切的關係,本研究亦將附帶進行探討,並將其分析與討論結果收於附錄中,以供各界人士參考。

本研究之具體研究目的有五: 一、了解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的演進歷史。 二、了解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聯招入學制度、自願就學方案、多元入學方 案,及改革入學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之內容和運作方式。 三、了解相關人士對於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聯招入學制度、自願就學方案, 和多元入學方案之意見,及其影響前後期中等教育之看法。 四、了解相關人士對於改革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之 看法。 五、根據

研究結果,提出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改革建議。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文件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研究。其中,問卷調查部分,係以中等學校教師為對象,包括明星高中、一般高中、高職和國中教師,以了解實際站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們,對於各項入學制度、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之看法;半結構式訪談部分,則訪談了教育行政決策官員、專家學者、資深高中、高職和國中校長,和民間教改人士,以進一步了解入學制度的演進歷史、歷來各項改革方案的緣由、內容、實際上所遭遇的問題,以及未來的展望。 本研究共得到十三項結論: 一、我國高級

中等學校入學競爭激烈的原因,乃導因於社會人才選拔機制 和酬賞制度,難以藉由改革入學制度予以完全消弭或解決。 二、聯招制度主宰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四十多年,其主要特徵即是 採取聯考,由聯招會依照考生成績高低和志願順序統一分發。 三、聯招制度符合技術層次上的公平,但欠缺理念層次上公平的省察。 四、聯招制度不盡然是目前中等教育問題的導因,但仍須為其負起部份的 責任。 五、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其試辦結果確實獲致部份成效,然其失敗原因,

亦源於其基本預設和試辦過程,禁不起學理和實務的批判。 六、多元入學方案多少達成了部分方案目標,但對於能否有助於國中教育 問題的解決,則似乎多不看好。 七、多元入學方案的最大爭議乃在於,各界對於推薦甄選是否採計在校成 績,及各校甄選考試的方式和內容應如何拿捏,存有巨大的歧見。 八、教育部最新修正的多元入學方案,已偏離方案的初始精神和立意。 九、基本學力測驗在新修訂的多元入學方案中,遭到不當的使用;其目前 辦理

的方式亦帶給國中教育不良的影響。 十、多元入學方案仍多受中等學校教師的支持,然須不斷地檢討與改進。 十一、多元入學方案乃為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較為合宜且可行的入學制度。 十二、延長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有助減輕國中學生升學壓力,然其實際內 涵仍須做明確的釐清和界定。 十三、高中職學區制乃是值得期待的入學制度改革措施,然需有完善的配 套措施,才有實施成功的可能。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十二項建議,以做為各界人士和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決策

時的參考: 一、目前國中教育上的種種弊病,除了改革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外,更 須有其他相關的配套措施,才能獲得有效的解決。 二、教育工作者在面對入學制度改革時,需不斷地自我檢討和改進,以發 揮應有的專業精神和專業道德。 三、明星高中的定義宜多元化,以發揮真正適性教育的功能。 四、多元入學方案宜繼續推動下去,並應不斷地予以檢討和改進。 五、多元入學方案宜回歸到最初版本的精神和作法,才符合時代潮流和教 改趨勢。

六、「申請暨甄選入學」名額,應逐年提高,以淡化明星高中、緩和激烈 升學競爭;「登記分發入學」名額,則逐年降低,以減少高中職階層 化之弊病。 七、基本學力測驗應回復原來的精神和用途,才能發揮其應有的角色和功 能。 八、基本學力測驗的命題內容和實施方式,應加以檢討和改進,以導引國 中教育正常發展。 九、教育部應成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考試中心」,專司高級中等學校各 項入學考試和學力測驗的

研發工作。 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入學事務,中央政府應尊重地方教育行政當局及各 校的權責,不宜介入太多。 十一、延長十二年國教的定義與內涵須先界定清楚,如此,對於入學制度 的改革才有討論的意義和焦點。 十二、多元入學方案可與高中職學區制做進一步的結合,以為我國高級中 等教育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