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轉學考報名人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碩士班 陳世娟所指導 陳丹茜的 在台陸生跨學科進修研究所資訊行為之初探 (2021),提出111轉學考報名人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在台陸生、跨學科、資訊需求、資訊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黃建銘所指導 陳協成的 繁星計畫學生學習成就因素之分析-以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學生為例 (2009),提出因為有 繁星計畫、學習成就、城鄉差距、家庭環境、學生本身的重點而找出了 111轉學考報名人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1轉學考報名人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在台陸生跨學科進修研究所資訊行為之初探

為了解決111轉學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陳丹茜 這樣論述:

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問題,人們意識到很難依靠單一的學科知識進行解決,因此跨領域學科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自2011年開放陸生赴台就學後,陸生的就學比例都呈現穩定甚至上漲的趨勢,尤其是近幾年碩博士班的報名人數更是已經超出所給名額。在本科就學的過程中,部分陸生逐漸對原本學科失去興趣,因此他們產生了跨學科進修研究所的想法。在以往研究陸生的文獻中,多聚焦在陸生來台的動機、政策影響以及生活適應方面,幾乎沒有對陸生升學的相關研究,對陸生進修的資訊行為研究更是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在台陸生跨學科進修研究所之資訊行為,採用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訪談法,以15位繼續在台升學且選擇跨學科進修研究所的大陸學生為

研究對象,探討其在報考期間產生跨學科的動機、資訊需求、資訊尋求管道、資訊選擇使用及尋求資訊時可能遇到的困難。綜合訪談結果,我們可以概括為以下結論:(1)陸生產生跨學科進修研究所之動機包含多種因素,其中又以個人興趣和未來就業為陸生選擇報考跨學科研究所最主要的內、外在動機;(2)在報考跨學科研究所期間,陸生對選擇學校、科系及撰寫被審資料有大量的資訊需求;(3)陸生會尋求的管道也十分多元,其中搜索引擎和同學朋友是陸生在尋求報考跨學科研究所相關資訊時最常會使用到的管道,而影響他們填報志願時最信任的資訊來源則為官方網站和學校老師管道;(4)在找尋資訊的過程中,陸生會對部分網路資訊的可信度存在疑問,同時由

於更新不及時導致資訊缺乏時效性的問題也是他們普遍會關注的。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也提出了如下相關建議:(1)由於陸生報考台灣研究所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但同時他們在撰寫備審資料、選擇學校和科系時有著大量的資訊需求,因此建議報考官網可以增加一些以往陸生申報成功的案例和經驗分享,並提供優秀申請資訊範本,讓陸生在報考時能夠更為直接地獲取所需資訊;(2)訪談結果顯示陸生普遍較為信任的網際網路管道為學校官網,因此建議校內相關部門可以在官網上定期維護、更新陸生報考的相關資訊,以利陸生獲取具有時效性的資訊;(3)對未來想要報考跨學科研究所的陸生,建議在選擇科系時要謹慎思考自己的報考水平、適應能力以及學習實力,最好

能提前瞭解自己心儀的學校和科系,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備審資料的撰寫。

繁星計畫學生學習成就因素之分析-以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學生為例

為了解決111轉學考報名人數的問題,作者陳協成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旨在了解繁星計畫學生,進入大學前(以高中階段為主)與進入大學後是否受到「城鄉差距」、「家庭環境」及「學生本身」等因素而影響學習成就表現,並且以影響繁星計畫學生學習成就之因素,來分析繁星計畫96學年度政策目的之執行成效。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來蒐集相關實證資料,問卷對象為現就讀於國立中興大學繁星計畫學生190名及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入學學生194名,合計384名。問卷調查採描述性統計方法來分析資料;此外本研究另輔以半結構式之深入訪談,訪談對象為現就讀於國立中興大學繁星計畫學生,一至三年級學生各2名,合計6名。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一、就城鄉差距而言:繁星計畫學生比大學指考學生有較

高的比例住所位於鄉鎮市、戶籍設於偏鄉的縣市、畢業於非明星高中;而有較低的比例高中跨區考試。二、就家庭環境而言:繁星計畫學生比大學指考學生在高中時期未參與補習較高、補習費支出較少、學雜費辦理助學貸款較高、生活費較少、父母親關心學業程度較低、家庭年收入少於50萬元的比例較高。三、就學生本身而言:繁星計畫比大學指考學生在學科能力測驗總級分上差異不大、在大學各學期學業表現較佳、複習課業上較為用功、國小及國中階段對課業表現較為不認真、自信程度較低、但在高中階段及大學階段對課業表現較認真、對課業自信程度也較高。四、就政策面而言:繁星計畫有適度達到96學年度「照顧弱勢」「區域平衡」的政策目的。本研究最後根據

研究發現與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以供學生家長、學生、高中學校、大學院校、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研究者之參酌與思考方向。關鍵詞:繁星計畫、學習成就、城鄉差距、家庭環境、學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