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中市7月起恢復老人健保補助盧秀燕:保障長輩就醫權益也說明:老人健保費補助以照顧經濟弱勢為目的,在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下,已訂定排富機制。補助對象是設籍台中市滿一年,且年滿65歲以上老人(或55歲以上原住民),經國稅局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健康事業管理研究所 陳楚杰所指導 陳妤昤的 城鄉老人急診醫療利用頻率與結果之研究 (2016),提出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人、急診醫療利用、鄉村地區。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班 馬良文、賴兩陽所指導 蔡鈴芳的 俄羅斯老人福利制度 (2007),提出因為有 俄羅斯、老人、社會福利、社會保險、老人福利的重點而找出了 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的解答。

最後網站喊出65歲以上免繳健保費!蘇清泉保證做得到 - Yahoo奇摩新聞則補充:距離九合一選舉投票已不到20天,各候選人進行最後衝刺,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日前提出65歲以上老人免繳健保費政策,遭現任屏東縣長潘孟安狂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城鄉老人急診醫療利用頻率與結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的問題,作者陳妤昤 這樣論述:

背景:臺灣地區人口快速老化,2016年底老人約佔13.20%,老人身體適應性較差且疾病複雜、易有合併症以及較為嚴重,其常需使用急診處理緊急醫療狀況;目前臺灣約有80%的人口住在都市地區,先前研究指出鄉村和都市地區醫療照護的可近性及醫療結果可能有差異。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老人2013年急診醫療利用的頻率與結果,並探討影響老人急診醫療使用頻率與結果的相關因素。方法:本研究係以全國人口為基礎的縱貫性研究,資料來自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行之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之2000年百萬抽樣歸人檔,以SAS 9.4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首先,使用描述性統計探討2013年城鄉老人急診醫療利用頻率與結

果(急診疾病緊急程度、當次急診是否住院、當次急診30日內是否死亡);其次,以複邏輯斯迴歸探討影響老人急診醫療使用頻率與結果(急診疾病緊急程度、當次急診是否住院、當次急診30日內是否死亡)的相關因素。結果:臺灣地區2013年65歲以上城鄉老人,共計9,747人,其中有2,787人曾經利用急診醫療,利用率為28.59%;都市老人,共計6,695人,其中有1,879人曾經利用急診醫療,利用率為28.07%;鄉村老人,共計3,052人,其中有908人曾經利用急診醫療,利用率為29.75%,城市與鄉村老人在急診醫療利用率上沒有顯著差異。影響城鄉老人年急診使用頻率為4-12次的因素有年齡層別、是否為低收入

戶、過去一年醫療利用與健康狀況;在年齡層別方面,相較於65至74歲老人,大於等於85歲老人的勝算比為1.44;在是否為低收入戶方面,相較於低收入戶老人,非低收入戶老人的勝算比為0.38;在過去一年醫療利用方面,相較於門診就醫大於等於30次老人,門診就醫小於30次老人的勝算比為0.60;相較於曾住院老人,未住院老人的勝算比為0.59;在過去一年健康狀況方面,相較於CCI類別0分老人,大於等於3分老人的勝算比為2.07。影響城鄉老人年急診使用頻率為大於12次的因素有前一年是否住院,相較於前一年曾住院老人,未住院老人的勝算比為0.36。影響城鄉老人首次急診疾病緊急程度的相關因素有城鄉別及就醫醫院等級

;在城鄉別方面,相較於都市老人,鄉村老人緊急程度的勝算比為1.40;在就醫醫院等級方面,相較於在醫學中心就醫老人,在地區醫院就醫老人緊急程度的勝算比為0.27。影響城鄉老人急診當次住院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層別、就醫醫院等級、疾病診斷類別及急診疾病緊急程度;在年齡層別方面,相較於65-74歲老人,大於等於85歲老人住院的勝算比為1.49;在就醫醫院等級方面,相較於在醫學中心就醫老人,地區醫院就醫老人住院的勝算比為0.64;在疾病診斷類別方面,相較於外傷老人,非外傷老人勝算比為2.79;在急診疾病緊急程度方面,相較於緊急的老人,非緊急的老人勝算比為0.45。影響城鄉老人急診當次死亡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層別

、疾病診斷類別、急診疾病緊急程度;在年齡層別方面,相較於65-74歲老人,大於等於85歲老人死亡的勝算比為2.44;在疾病診斷類別方面,相較於外傷老人,非外傷老人勝算比為7.65;在疾病緊急程度方面,相較於緊急的老人,非緊急的老人勝算比為0.19。結論:城市與鄉村老人在急診醫療利用率、平均每人利用次數、急診當次住院及死亡沒有顯著差異,但鄉村老人急診疾病緊急的機率顯著高於都市老人。建議衛生主管機關強化基層醫療照護的普及性,提升鄉村老人就醫可近性,其平時若能獲得良好的照護,可以降低急診就醫時的疾病緊急程度。關鍵詞:老人、急診醫療利用、鄉村地區

俄羅斯老人福利制度

為了解決65歲以上老人 免 繳 健保費的問題,作者蔡鈴芳 這樣論述:

「人口老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議題之一,醫療與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壽命得以不斷的延長,降低死亡率;而社會的進步讓人民的生活品質提高,卻也加重人民的經濟負擔,導致許多年輕夫妻不願生育,生育率因而降低。「人口老化」帶給社會的影響最鉅的,是加重勞動人口在扶養比例上的負擔。因此政府必須針對老人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社會福利措施,來因應其在退休後能保有基本的經濟、醫療照護、精神生活的保障。目前俄羅斯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3.9%,已達到「高齡社會」的門檻。這讓俄國政府在近年來更加密切的關注對於退休老人的社會福利保障。普欽總統上任後更加積極的推廣與制定相關的福利政策。老年人的經濟保障基礎在於一個

完善的退休金制度。現階段俄羅斯大部分的的福利制度多半沿襲自蘇聯的系統,但社會主義制度下全民性大規模的福利保障,讓政府背負著沉重的經濟負擔,俄羅斯政府接受世界銀行的建議,建立基礎、保險、儲蓄三支柱的退休金制度,搭配精算制度,不僅可以減輕政府的負擔,也可以達到所得重分配的效果。只不過政府「福利貨幣化」政策的實施,取消許多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實物補助,改由津貼方式來補給,讓許多退休老兵與老人走上街頭抗議,他們認為這項政策對他們來說是加重他們的生活負擔。一個國家的健康照護制度完善與否,關係著國民的生活條件與健康。老年人除了基本的經濟保障外,還需要完整的生活照護,尤其是罹患慢性病的老人對此的需求又更高。根據

俄羅斯的國家醫療保險法,國民只要依規定繳納保費,便可以享有免費、基礎的醫療資源,但制度本身仍有許多缺失,如:資源分配不均、醫療品質與效率參差不齊、制度立法不公等,這部份仍是俄國政府必須努力的目標。而在老人照護機構部分,俄國有各類型的休養所、老人照護之家,老年人可以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療養與照護機構。在經濟與健康需求都解決過後,必須重視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權利。為此,政府必須規劃完善的終身學習機構,貫徹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如此一來老年人不僅不會與社會脫節,也能藉此拓展交友圈與人際關係。但俄國政府到近年來才開始重視老人的精神生活,因此相關的社會教育機構也沒有很普遍,仍有待加強。整體來說,制定老人福利

政策必須兼顧老人在經濟、健康、心靈上的保障,俄羅斯政府也積極的朝這個目標前進,試圖找出合乎自己國家的福利政策,這是一段漫長的改革路途。躍升為「金磚四國」之ㄧ的俄羅斯,除了國家經濟的提升外,更應該重視國民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