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蔣夢麟寫的 西潮(中英雙語版) 和Ho, Ming-sho的 Challenging Beijing’s Mandate of Heaven: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and Hong Kong’s Umbrella Movement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ALLSAINTS 台灣官方網站| 首頁也說明:英國東倫敦時尚品牌ALLSAINTS,1994年創立以來引領風尚。我們以與眾不同的穿搭風格為訴求,率性騎士皮衣、原創手繪印花、個性軍靴皆是標誌性單品。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務 和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劉柳書琴所指導 呂政冠的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口述傳統的現代性轉轍:以傳說與印刷媒體的關係為中心 (2021),提出sense of place香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口頭傳統、口頭檔案、民間文學、文類、傳說、現代性、楊乃武、嘉慶君遊台灣、廖添丁。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顏錦標所指導 魏弘武的 共軍機艦繞臺事件對軍事訓練役新兵轉服志願役意願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心理威懾、共軍機艦繞臺、從軍意願、需求層次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sense of place香港的解答。

最後網站「sense of place」找工作職缺-2023年3月 - 104人力銀行則補充:2023/3/14-15440 個工作機會|【台北京站】Sense of place 知名日系服飾店長/資深銷售/一般銷售【愛意達股份有限 ... 香港商賀氏精密機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ense of place香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潮(中英雙語版)

為了解決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作者蔣夢麟 這樣論述:

  要透徹地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一個歷史及文化十分悠久的民族,如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有着4000多年的歷史文化,本書所紀錄的是由1842至1941年中國百年的歷史,用作者的話說:「一個世紀是相當長的一段間,但是在4000多年的中國歷史裏,卻只是短暫的一個片段,幾乎不到四十分之一。」但是就是在這一段短短的時間裏,洶湧而至的西方思想的狂潮,深深地改變了中國文化的本質,至此之後中國就不是原來的中國,而是深受西方思潮影響的中國。     作者以其親身經歷及深刻的反思,用深厚的學養和妙言連珠的文筆,全面地從民族特性、社會及政治發展、文化、宗教、道德方面,深入分析西潮東來的影響及中國所

產生的變化。在《西潮》一書,蔣先生不獨紀綠了他一生精彩的歷程,他對中國文化獨到而精闢的見解幫助我們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更幫助我們理解中華文化的過去和它的將來。   推薦書評     「這是一本充滿了智慧的書。這裏面所包含晶瑩的智慧,不只是從學問的研究得來,更是從生活的體驗得來。這本書最難達到的境界,就是著者講這個極不平凡時代的事實,而以極平易近人的口吻寫出來,這正像孟鄰先生做人處世的態度。」——羅家倫 中國近代教育家、歷史學家 作者簡介   蔣夢麟(1886年-1964)     原名夢熊,字兆賢,別號孟鄰。蔣先生出生於浙江餘姚,幼年啓蒙於家塾,後負笈美國,師從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攻讀教

育學。回國歷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北京大學校長(1919年至1927年)及浙江大學校長(1927年至1930年)。 序 5 前言:邊城昆明 13 第一部 滿清末年 第一章西風東漸 003 第二章鄉村生活 006 第三章童年教育 018 第四章家庭影響 025 第五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029 第六章繼續就學 039 第七章參加郡試 046 第八章西化運動 051 第二部 留美時期 第九章負笈西行 059 第十章美國華埠 071 第十一章紐約生活 077 第三部 民國初年 第十二章急劇變化 085 第十三章軍閥割據 096 第十四章知識分子的覺醒 100 第十五章北京大學和學生

運動 104 第十六章擾攘不安的歲月 115 第四部 國家統一 第十七章憲政的試驗 123 第十八章中山先生之逝世 127 第十九章反軍閥運動 130 第二十章國民黨之出掌政權 136 第五部 中國生活面面觀 第二十一章陋規制度 145 第二十二章社會組織和社會進步 152 第二十三章迷人的北京 157 第二十四章杭州、南京、上海、北京 163 第六部 抗戰時期 第二十五章東北與朝鮮 173 第二十六章戰雲密佈 180 第二十七章抗戰初期 188 第二十八章戰時的長沙 193 第二十九章日軍入侵前夕之越南與緬甸 197 第三十章大學逃難 200 第三十一章戰時之昆明 204 第七部 現

代世界中的中國 第三十二章中國與日本— 談敵我之短長 211 第三十三章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 219 第三十四章二次大戰期間看現代文化 240 PREFACE 7 PROLOGUE: FRONTIER CITY 15 PART I IN AN OLD EMPIRE Chapter 1 How East and West Met 253 Chapter 2 Village Life 256 Chapter 3 Early Schooling 269 Chapter 4 Family Influence 277 Chapter 5 Trouble Brewing 281 Chapter 6 Fu

rther Education 291 Chapter 7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298 Chapter 8 Westernization 304 PART II AMERICAN YEARS Chapter 9 Further “West” 313 Chapter 10 China in America 324 Chapter 11 New York 330 PART III THE NEW CHINA Chapter 12 Rapid Changes 337 Chapter 13 Warlords 349 Chapter 14 Intellectual

Awakening 353 Chapter 15 Peking University and the Student Revolt 358 Chapter 16 Years of Troubles 370 PART IV UNIFICATION Chapter 17 An Experiment in Constitutionalism 379 Chapter 18 The Death of Dr. Sun Yat-sen 384 Chapter 19 The Anti-warlord Campaign 387 Chapter 20 The Rise of the Kuomintang to

Power 393 PART V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LIFE Chapter 21 The “Leakage” System 405 Chapter 22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Progress 413 Chapter 23 Enchanted City of Peking 418 Chapter 24 Life in the Four Cities 424 PART VI WAR Chapter 25 Manchuria and Korea 433 Chapter 26 War Clouds Deepening 441 Cha

pter 27 War 449 Chapter 28 Life in Changsha 454 Chapter 29 Indo-China and Burma 458 Chapter 30 The Migration of Universities 461 Chapter 31 At the Terminal City of the Burma Road 466 PART VII CHINA IN THE MODERN WORLD Chapter 32 China and Japan—a Comparison 473 Chapter 33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479 Chapter 34 Modern Civilization 500 PREFACE     This volume will try to tell the story of what has happen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hundred years, from the cession of Hong Kong in 1842 to the blitzkrieg of Pearl Harbor in 1941, with emphasis on the latter half of that period. A century

is a long time, but of China’s more than four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t is but a small fraction, less than one fortieth. Yet the change China has gone through in that brief span is unprecedented in her long life. And now more rapid changes on a still larger scale are about to take place.     Sin

ce the first exchange of gunfire at Marco Polo Bridge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has been drawn to China. The heroic resistance at Shanghai, Taierchuan, and Changsha has evoked sympathy and admiration in the hearts of millions of China’s friend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part China is destined to pl

ay in the affairs of nations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world in the period before us. She has been appraised somewhat too high by her well-wishers and somewhat too low by those who do not know her. In either case the interest is there and the fact remains that she has fought almost singlehand

ed, for eight long, suffering years, a strong enemy sustained by religious-patriotic fanaticism, superior weapons, and efficient organization.     Neither by her friends nor by her own efforts could China be lifted overnight to the level of modern industrialized democracies; nor could she be extermi

nated by her enemies in a few years or even a few centuries. In the time ahead of us she will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the world, since future peace—at least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of peace—will depend much on a prosperous and strong China.     How is this great country to be made prosperou

s and strong? The problem must be solved by herself alone.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friendly Powers will accelerate her success, but she alone must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king herself worthy to be a leading partner of peace in the world.      China is a nation neither of angels nor of incompe

tents; she is a nation of common mortals with feelings, ideas, love and hate, hopes and despair, beauty and ugliness, accomplishments and failings, virtues and vices. It is hoped that the world will not expect from her people more than it does from other ordinary human beings. She has no panacea for

all her troubles, nor any magic box by aid of which she can transform herself at will into what she desires to be. Whatever success she has achieved has been paid for with sweat in time of peace and with blood in time of wa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trouble with China?” the author can only

answer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troubles waiting for solution in that vast country of teeming millions, more than she will be able to solve in any limited span of time. Some were created by enemies who tried to conquer her, others by herself during the time of metamorphosis; still others have bee

n imposed on her by force of circumstance or as legacies of the past. Some of th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or partially solved during recent years before the war; many others remain to be dealt with in due course of time.     Looking back over the last fifty years which he has person

ally experienced— ove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with which he is familiar, and even farther, down the long reaches of China’s history which he has been taught—the author has traced to the best of his knowledge the threads of a number of problems, some lying deep in her past, others arising from the ra

pid changes which caught her unprepared. He has tried to tell, within the limits of discretion, what has happened in China,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For those friends who desire to co-operate with her, with a view to solving som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a more enduring peace, thi

s moderate volume may be helpful in giving an insight into the life and problems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 co-operation cannot possibly proceed without mutual understanding. To understand what is actually the background—the mental, emotional, and moral constitution—of the country, is essential for

a last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above ideas in mind the author has described ordinary happenings in some detail so as to acquaint the reader in some measure of intimacy with the mental, emotional, and moral make-up of the Chinese people as revealed through their life in peace and war. As small thi

ngs often reflect major developments in a country, it is hoped that som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greater events may be gathered from these apparent trifles of daily life.   Chiang Mon-lin Chongqing, 1943 序     《西潮》裏所談的是中國過去100 年間所發生的故事,從1842 年香港割讓起到1941 年珍珠港事變止,尤其着重後50 年間的事。一個世紀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在4,000 多

年的中國歷史裏,卻只是短暫的一個片段,幾乎不到四十分之一。不過中國在這段短短的時間內所經歷的變遷,在她悠久的生命史上卻是空前的,而且更大規模的變化還正在醞釀中。     自從蘆溝橋的槍聲劃破長空,中國的局勢已經引起全世界人士的注意。國軍在淞滬、台兒莊以及長沙的英勇戰績,已經贏得全球中國友人的同情與欽敬。在未來的歲月中,中國勢將在國際舞台上擔任眾所矚目的角色。這些年來,愛護中國的人士未免把她估計得太高,不了解中國的人士則又把她估計得太低。無論是估計過高或過低,對中國的關切是一致的;而她幾乎孤立無援地苦戰八年之久,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這漫長痛苦的八年中,她與具有優越的武器、嚴密的組織以及宗教的愛

國狂熱的強敵相週旋,愈戰愈奮,始終不屈。     不論是本身的努力,或者友邦的援助,都不能使中國在旦夕之間達到現代工業化民主國家的水準;但是她的敵人也不可能在幾年之內,甚至幾百年之內,滅亡她。在未來的歲月中,中國將是舉世人士注意力的焦點,因為未來的和平與中國之能否臻於富強是息息相關的。     中國怎樣才能臻於富強呢?這個問題必須由她自己單獨來解決。友邦的密切合作固然可以加速她的成功,但是她必須獨立擔負起使自己成為世界和平支柱的責任。     中國既不是一個天神般萬能的國家,也不是一個低能的毫無作為的國家。她是一羣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結合而成的國家。他們有愛、有恨;有美、有醜;有善、有惡;有成

就、有失敗;有時充滿希望,有時陷於絕望。他們只是一羣平平常常的人,世界人士不能對他們有分外的要求和期望。中國沒有解決一切困難的萬應靈丹,也沒有隨心所欲脫胎換骨的魔術。如果她已經有所成就的話,那也是平時以汗,戰時以血換來的。     如果有人問:「中國的問題究竟在哪裏?」作者只能答覆:中國正有無數的問題等待4 億5,000 萬人民去解決,而且不是任何短時間內所能解決。有些問題是企圖征服她的敵人造成的,有些則是蛻變過程中她本身所製造的;另有一些問題是客觀環境引起的,也有一些問題則是歷史的包袱,有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已經在戰前幾年內解決,或者局部解決,更有許多問題則尚待分別緩急,逐一解決。     回

顧作者身經目睹過去的50 年,以及作者所熟悉過去的100 年,甚至追溯到作者所研習過的中國的悠久歷史,作者已經就其所知探求出若干問題的線索,有些問題深深植根於過去,有些則由急劇的變化所引起。作者已經力求平直客觀地陳述中國過去所發生的變遷,尤其是過去50 年內所發生的事情。對於願意與中國合作,共同解決妨礙持久和平的若干問題的國際友人,本書或可提供一點資料,幫助他們了解中國人民的生活與問題。合作是勉強不來的,必須彼此相互了解,然後才能合作。欲謀持久的合作,必須先對一國的真實背景有所了解,包括心理、情感以及道德等各方面。     因此,作者對於日常瑣事也往往不厭其詳地加以描寫,希望藉此使讀者對中國人

民在戰時與平時所反映的心理、情感和道德等,能有比較親切的認識,日常瑣事往往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重大變遷,希望讀者多少能從作者所記述的身邊瑣事中,發現重大史實的意義。   蔣夢麟 1943 年於重慶 推薦序     這是一本充滿了智慧的書。這裏面所包含晶瑩的智慧,不只是從學問的研究得來,更是從生活的體驗得來。     讀這本書好像是泛舟在時間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間的層巒疊嶂、激湍奔濤,都在我們民族和個人的生命中經過。而且這段時間乃是歷史上一個極不平凡時代的新序幕,舉凡人類中各個集團的衝突,乃至東西文化的蕩磨,都集中在這風雲際會。     時代的轉變愈快,被人們忽略的史實愈多。若當時的人不予以記

載,則後起的人更無從知道,無從了解。這種忽略和遺忘都是人類很大的損失,因為在不斷的歷史的過程中間,以往的經驗,正是後來的教訓。     了解這種意義,才能認識蔣夢麟先生這本書所蘊藏的價值。他生長在這極不平凡時代已經過了70 年。他從中國學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學府;從古老的農村社會到近代的都市文明;從身經滿清專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禮;他多年生活在廣大的外國人羣裏面;更不斷生活在廣大中國人羣尤其是知識青年羣眾裏面。他置身於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渦,同時也看遍了覆雨翻雲、滄海桑田的世局。經過了七十年華,正是他智慧結晶的時候,到此時而寫他富有哲學內涵和人生風趣的回憶,其所反映的決不是他的一生,而是

他一生所經歷的時代。      《西潮》這本書裏面每一片段都含有對於社會和人生的透視。古人所謂「小中見大」正可於此中求之。其將東西文化相提並論之處,尤其可以發人深省。著者好舉平凡的故事,間雜以微妙而不傷人的諷刺,真使我們感受到一股敦厚淳樸的風味。這種風味在當今是不容易嚐到的了。至於其中的妙語妙喻,不斷的流露,正像珍珠泉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連串的噴了上來。     這本書最難達到的境界,就是著者講這個極不平凡時代的事實,而以極平易近人的口吻寫出來,這正像孟鄰先生做人處世的態度。若不是具備高度文化的修養,真是望塵莫及的。我何敢序孟鄰先生的大著,只能引王荊公兩句詩以形容他的寫作和生平。詩云:「看

似平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難。」   羅家倫 1959 年12 月6 日

sense of place香港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訂閱我 - http://bit.ly/SubscribeCurry

? 購物資料 - Buyee 註冊頁面
https://goo.gl/67yXcb

- ZOZO TOWN代購頁面
https://goo.gl/21nyg1

- SENSE OF PLACE T-SHIRT
https://goo.gl/WsWpCk

- AZUL BY MOUSSY 夏威夷恤衫
https://goo.gl/ChcHP5

--------------------------------------------------------------------------------

+ 個 人 I N S T A G R A M : http://bit.ly/NpHeQl
+ 插 畫 I N S T A G R A M : http://bit.ly/currycheungig

+ 個 人 F A C E B O O K : https://goo.gl/1v1c48
+ 插 畫 F A C E B O O K : http://bit.ly/currycheungblog

--------------------------------------------------------------------------------


*看完又有時間,可以幫忙做字幕,我會很感激
https://goo.gl/L4aaEu


看更多影片...................

? 海南三亞#2 三亞水上活動 ▷ https://goo.gl/Ypjakn

? 海南三亞#1 我住價值十二萬的酒店! ▷ https://goo.gl/SMbVgT

裸辭後的第一天 VLOG ▷ https://goo.gl/2BEhgp

我裸辭了!踏上自由業者之路 ▷ https://goo.gl/qmYrhz


✍ 文本、拍攝、後期剪接、演出、旁白:Gary Cheung
Camera: Canon70D


#開箱 #日本 #代購

*這次的購物體驗由Buyee.jp 提供,
所有意見和內容都是100%真誠和由自己發揮。

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口述傳統的現代性轉轍:以傳說與印刷媒體的關係為中心

為了解決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作者呂政冠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口述傳統曾經是民間社會傳遞訊息、交流經驗最重要的媒介;但是當口述傳統遇到名之為現代性的文化場域時,為了適應受眾結構的改變,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二十世紀初期是印刷媒體報紙頻繁地介入口頭傳播軌轍的時期,其中又以傳說文類最為明顯。因此本文將以傳說和印刷媒體的關係,進行其媒介轉轍的現象描述,並從中思索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本文選擇了三個傳說案例,來說明三種口述傳統的現代性意義。第一則是「楊乃武」,約莫是在1920年前後以商業戲劇的形式傳播至台。這則渡海而來的傳說為我們展示現代語境底下,口述傳統亦會透過商業與人口移動,得以加速傳播,並擴大傳播範圍。「楊乃武」在傳說形成到傳播至台的過程中,經歷

多重轉轍的過程,在傳統冤案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司法的感性敘事,並使其在無傳說物依附的情況下,得以在台持續流傳。多重轉轍是現代口頭敘事的必然情況,但是本文舉出「嘉慶君遊台灣」為例,透過該則傳說形成的歷史記憶與地方起源說詞,藉此說明口述傳統在遭遇文字媒體時,並非全然的失守。一個仍保有活潑的傳講潛勢的傳說,證明了口述傳統在現代語境下仍然保有其生命力。最後,本文以「義賊廖添丁」的傳說生命史為例,指出亦有由文字流向口傳的「反向轉轍」的狀況。而這種反向轉轍的發生,必須同時建立在傳統框架的穩定敘事,與民間反應現代想像(或殖民想像)下的情境關係。因此本文認為「廖添丁」應該算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當代傳說。最後本文

則以「口頭檔案」與「文字媒介」的觀察,去思考文字/口頭之間的相同與差異,並指出文字的侷限性,及其反應講述語境的可能性。

Challenging Beijing’s Mandate of Heaven: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and Hong Kong’s Umbrella Movement

為了解決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作者Ho, Ming-sho 這樣論述: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這三場台港近年來規模及後續效應超乎預期的社會運動, 究竟為什麼出現?對兩地的公民社會造成怎樣的改變? 又是如何將東亞匯入全球21世紀抗爭風潮當中?   在行動當下,我們並無法預知,這個行動會對未來造成如此翻天覆地的改變。   佔領,是台灣與香港2014年的關鍵字;在這一年之後,也成了兩地公民社會的抗爭意象。在這一年的年初、年末,兩座命運相似卻又不同的島嶼,不約而同地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2014年3月18日到4月10日,台灣出現一場長達24天的佔領立法院行動,爭議的焦點是將大幅開放台灣與中國雙邊投資與移民的服貿協議。由於一位花店老闆的捐贈,媒體使用「太

陽花學運」來稱呼這場受到全國與國際關注的抗爭行動。   該年稍晚,香港也出現了一場密切相關的抗議。9月26日,香港學生黃之鋒帶著群眾衝入立法會大樓與行政長官辦公大樓之間的空地,隨即有上百名參與者跟著加入這場「重奪公民廣場」行動。9月28日下午,警察開始投擲催淚彈,但卻引發更多香港市民站出來聲援,最後形成了金鐘、銅鑼灣與旺角的佔領地,正式宣告雨傘運動的登場。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當時是香港回歸中國主權後,規模最大的抗爭行動。   台灣與香港在這兩場運動之後都經歷了重大的政治與社會變遷,更多的社會運動登場,並且蔓延至新的議題;許多年輕人決定參與政治,他們成立新的政黨,並且投身於選舉。2016年

5月,台灣出現了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取得總統大位與立法院多數,首度完全執政。在雨傘運動之後的香港,儘管有不少運動參與者被判刑入獄,但追求獨立的呼聲也首度公然躍上檯面。   2019年6月9日,100萬香港人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修正,「反送中」運動登場,之後幾乎每週都有大型集會行動,截至11月24日區議會選舉為止,這場反送中運動已經轟轟烈烈持續了168天,規模遠超過五年前為期79天的雨傘運動。儘管香港政府已經在9月4日正式宣告撤回逃犯條例,但香港人民的抗爭仍未止息。後續發展?尚未可知。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都屬於一種罕見的社會運動類型,其特點在於未預期的爆發、大規模而且密集的參與、有深

遠影響的後果。社會學家認為,某些特殊的抗爭事件,在行動當下或許成敗未知,但若由後見之明觀之,這些事件將會徹底扭轉既有的政治格局,開啟前所未有的行動可能性。他們將其稱為「翻轉歷史的抗爭」。   發生於台灣與香港的這三場運動,更有其社會脈絡下的特殊之處。華人文化向來服從政治權威,為何會上演這般高度衝擊性群眾抗爭?這幾場抗爭的成功機率幾乎為零,兩地參與者為何會參與一場看似不可能成功的行動?公民團體與政治人物都在這幾場抗爭中被邊緣化,太陽花與雨傘的運動領導者甚至是學生,我們要如何解釋這種不尋常的運動領導者?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行動,究竟是如何產生,並且長期維繫?   本書田野及理論並行,一方面透過一百

多次的訪談,試圖描繪運動參與者的所言所行,賦予這幾場近年來對台港兩地造成巨大影響的抗爭運動,更立體的樣貌。另一方面則試圖就社會運動研究者的角度,解釋台灣與香港幾場翻轉歷史的抗爭之起源、過程與後果。   走上街頭,並不是認為自己有可能贏   而是感受到威脅。擔心自己若不行動,將會失去某些更重要的東西   (中文簡介來自左岸文化出版《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書籍介紹) In 2014,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Taiwan grabb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s citizen protesters de

manded the Taiwan government withdraw its free-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In that same year, in Hong Kong, the Umbrella Movement sustained 79 days of demonstrations, protests that demanded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in electing Hong Kong's chief executive. It too,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incident b

efore it collapsed. Both of these student-led movements featured large-scale and intense participation and had deep and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But how did two massive and disruptive protests take place in culturally conservative societies? And how did the two "occupy"-style protests against Chin

ese influences on local politics arrive at such strikingly divergent results? Challenging Beijing's Mandate of Heaven aims to make sense of the origin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of these eventful protest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Ming-sho Ho compares the dynamics of the two movements, from the exist

ing networks of activists that preceded protest, to the perceived threats that ignited the movements, to the government strategies with which they contended, and to the nature of their coordination. Moreover, he contextualizes these protests in a period of global prominence for student, occupy, and

anti-globalization protests and situates them within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Ming-sho Ho is a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f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Fractured Solidar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45-2012.

共軍機艦繞臺事件對軍事訓練役新兵轉服志願役意願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sense of place香港的問題,作者魏弘武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媒體報導中共軍機艦繞臺新聞,對軍事訓練役新兵之威懾感受度與轉服志願役意願之影響。在過去研究得知,從事職業軍人這份職業可以獲得經濟上的保障,生活得以溫飽滿足生理需求;亦有研究指出,從軍得以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實現保國衛民的理想。因此,依據Maslow需求層次理論的觀點,在得知個體為了滿足最基礎的生理需求或為了滿足最終的自我實現需求而從軍後,可以推論需求層次中的各個階層均為從軍意願的動機。本研究發現新兵接觸新媒體報導中共軍機艦繞臺事件的時間越多,將加深心理威懾感受度,而使新兵認為中共以武力犯臺的機率大為提升,戰事的爆發,將使得職業軍人這份工作會有生命安全上的威脅。當安全需求不再獲

得滿足,將導致部分新兵從軍意願降低,進而影響國軍招募成效,間接削弱國軍戰力。本研究探討軍事訓練役新兵,在頻繁接觸中共軍機艦繞臺新聞後,所可能遭受的影響,以供國防部相關部門未來在推行招募政策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