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 d-link比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陳嘉玫所指導 林聖豪的 基於機器學習之自動化韌體漏洞檢測系統 (2020),提出tp-link d-link比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第三方函式庫、韌體、自動化、跨架構、相似度檢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tp-link d-link比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於機器學習之自動化韌體漏洞檢測系統

為了解決tp-link d-link比較的問題,作者林聖豪 這樣論述:

隨著物聯網發展越來越成熟,相關的安全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目前許多物聯網設備中會引入第三方函式庫來擴充功能。但如果函式庫中發生漏洞,經常會讓一系列的產品受到影響,當這些存在有弱點的設備暴露在網路上,很容易就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也導致研究人員在後續的修補和檢測將面臨一大挑戰。研究人員在檢測設備時,主要會先從韌體開始。但韌體可能橫跨多種不同架構,會造成分析上的困難之外,檔案系統中複雜的結構也會增加分析上的成本,因此通常需要配合工具協助檢測。該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工具開始檢測,除了要對設備架構有一定的熟悉度之外,也仰賴研究人員的經驗。本研究目的是開發一套自動化跨架構韌體漏洞檢測系統,將統整先前的研究方

法,設計神經網路模型用來與漏洞程式碼進行相似度檢測,辨別出可能是危險的函式,同時也從韌體檔案系統中找尋敏感資訊,經過系統分析後會產生對應的結果報告,輔助研究人員能夠初步辨別目標設備可能存在的風險,降低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