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健康檢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不做健康檢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塔莉.沙羅特寫的 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和EmmanuelleHuisman-Perrin的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健檢前準備 - 天晟醫院也說明:1.一般情況下,檢查完1小時後,可喝少許的水,不會嗆到後才可進食。 2.若有出血的患者或做胃鏡時有治療處置者,則需依照醫師的囑咐進食。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麥田所出版 。

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健康管理研究所 徐慧娟所指導 洪婉菁的 台灣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之相關因素 (2003),提出不做健康檢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健康檢查、老年人、健康行為。

最後網站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 文藻外語大學則補充:Q:被通知須做在職健康檢查,可以拒絕嗎? A: 不可以。 在職健檢乃依職安法規定必須實施。 雇主若不依法定期實施在職健檢,將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不做健康檢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為了解決不做健康檢查的問題,作者塔莉.沙羅特 這樣論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理查.塞勒重磅推薦   ★榮獲英國心理學會圖書獎、亞馬遜4.4星讀者推薦★   ★TED專題演講超過260萬次點閱★   ★《時代》雜誌(TIME)封面故事報導★   ◤難道我們天生就愛正面思考,總是戴上玫瑰色眼鏡看世界?   「樂觀」能讓鼓舞你不負此生、砥礪前行;   「樂觀偏誤」卻會蒙蔽你的雙眼,一步步邁向危機!   無論是金融分析師、世界領導者、新婚夫婦,   甚至是洛杉磯湖人隊隊員,全都無法倖免。◢   你是否想過:   ・為什麼寧願負債累累,卻還是想買房?     ・為什麼明知股市有風險,卻還是要投資?     ・為什麼歷經恐怖浩劫後的

記憶,往往會失真?     ・為什麼結婚時,都相信彼此能夠白頭偕老?     ・為什麼自己選擇的東西,會越看越喜歡?     ・為什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歐美各國選擇「佛系抗疫」?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我們永遠堅信明天會更好?    /正面思考——是一種天性,也是大腦的狡猾騙術/   心理學家透過長期研究證實,無論種族、年齡、階級,人們對未來一樣都有不實的想望。這種天性被稱為樂觀偏誤,意即理所應當地認為未來會更美好。大部分人會高估將來的成就,而低估了離婚、罹癌或失業的機率。這樣的傾向深植於大腦,我們甚至難以察覺樂觀偏誤正在悄悄左右自己。   作者提出諸多實驗證明,人在面對兩個相似的工作

機會或旅遊地點時,一旦做出決定,就會對選中的越看越滿意。潛意識中,我們毫無根據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將會導向更好的明天。   /愛你所擇——是一種決策力,或失控的樂觀?/   失控的正面思考可能導致災難性的誤判,使我們選擇不做健康檢查、不塗防曬油,或拒絕開設儲蓄帳戶;但樂觀偏誤也像是守護並激勵你我的衛兵,讓我們放眼未來並持續前行。   少了樂觀偏誤,我們的祖先可能永遠不會遠離部落、出外冒險;若非正面的信念,我們可能至今仍是一群穴居人,擠在一起夢想著光和熱。反之,如果每個人都是現實主義者,對未來不抱有樂觀想望,那麼恐怕滿街都將是憂鬱症患者,自殺人數也將激增。   樂觀偏誤固然利大於弊,但難

免讓人做出不理性甚至有害的選擇。與生俱來的偏誤縱然無法克服,但理解並正視偏誤的存在,我們當可取其利而避其害,真確了解自我,建立更踏實的人生。   本書從心理學、神經腦科學研究出發,深度解讀「樂觀偏誤」這項思維特質,揭露「樂觀」的正反面向,同時結合大量有趣案例分析,層層剝除樂觀的外衣,為當今世代塑造出更為立體、深刻的樂觀新定義。 名人推薦   國內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Min Lin(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一郎人生(心理學YouTuber)   田定豐(作家、安眠書店主持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高堯楷(中醫師、暢銷書《養氣》《養心》作者)   謝伯讓(台大心

理系副教授)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樂觀像是把雙面刃,沒了樂觀,我們永遠不會想冒險;但過度樂觀,又會陷入偏誤,例如鬱金香狂熱、網路泡沫等過往無數個金融危機,都是因此而生。這本書以大量有趣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討人們的這項天性。唯有客觀理解,才能在後續決策中避免再次犯下偏誤。──Min Lin,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國外好評推薦──   理查.塞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西蒙.拜倫-科恩(劍橋大學神經學家)   泰瑞.魏格霍恩(KPMG企業策略及創新領導大師)   理察.斯坦格爾(《時代》雜誌主編)   大衛.伊格爾曼(史丹佛大學神經

科學家)   這本書真是太棒了。一位擅於講故事的科學家,所寫的一本迷人、引人入勝,且易讀的作品。──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精彩絕倫、極具獨創性並充滿嶄新洞見。這本書為心理學注入一股生動活力!——西蒙・拜倫-科恩(Simon Baron-Cohen),英國劍橋大學神經學家   作者為樂觀賦予了全新且科學的解釋,甚至帶有一絲哲學意味。我願意將本書推薦給每一個人。——泰瑞・魏格霍恩(Terry Waghorn),KPMG企業策略及創新領導大師   讀過她的故事後,你一定更能理解我們人類都如何思考、行動——我對此可是非常樂觀!——理察・斯坦格

爾(Richard Stengel),《時代雜誌》(TIME)主編   沙羅特善用其珍貴的天賦,帶領我們踏上一段關於希望、陷阱,以及大腦騙術的難忘之旅……必讀佳作!——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   作者以睿智的筆觸及觀點,闡述為何人們總是對生活抱有樂觀想像。本書是一場迷人的旅程,一步步揭祕為何我們總是滿懷希望,無論是對於未來,或是我們自身。——《紐約書評》(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太好看了!就算你之前深感不以為然,讀完本書也會恍然發現,自己的大腦正戴著一副玫瑰色的眼鏡——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美國國家公共電

臺  

不做健康檢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每週五晚間9:30與各位的線上聊聊天時間,週末假期前的夜晚,大家好好放鬆一下吧!

🔸CC字幕的開啟方式:https://youtu.be/k65E3bjUPbs
🔸關於留言你該知道的事:https://youtu.be/TVZWf6Xopuo
🔸歡迎加入羽的Telegram頻道以免漏掉上片通知:https://youtu.be/ocK4if42N8I

🆒加入分享家-羽的頻道會員:https://reurl.cc/dGKy7V
🆒分享家-羽頻道會員福利說明影片:https://youtu.be/A5VIBDbzPm8

👉前往分享家-羽的副頻道【日常廢片】https://tinyurl.com/yulenvlog
👉前往分享家-羽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SharerYu/
======================================================
其他分享家-羽的影片系列:
💡知識技巧與軟體分享系列
分享3C或生活中實用的知識、技巧與經驗,也會有一些好用的軟體推薦分享等等。
https://tinyurl.com/sg3w25o

🔎開箱評測、使用心得、產品介紹、選購指南系列
分享各種商品的開箱、評測、介紹、使用心得與選購指南等影片。
https://tinyurl.com/tqjpv75

🚗旅遊與食記系列
分享旅遊或食記相關Vlog以及旅遊相關的知識、技巧或資訊等等。
https://tinyurl.com/rtpc4a3

📢就是要分享系列
分享我覺得有價值但又不知道如何歸類的影片。
https://tinyurl.com/rp3h47r

🏨羽的住宿經驗系列
分享各種自己住過的飯店、旅社、民宿等等。
https://tinyurl.com/uto3ngh

📜全部播放清單列表
其他沒有列出來的清單都在這邊!
https://tinyurl.com/s8rmtk8
======================================================
✉合作邀約請洽粉專或來信 [email protected]

時間軸:
00:00 準備開始
00:49 在中秋連假去抽神經做根管治療
19:08 Youtuber能當變動收入嗎
38:10 Youtuber的收入模式
43:09 我是全職Youtuber嗎
51:12 為什麼要安排健康檢查
57:03 時薪兩三萬是怎麼回事
58:48 我比較喜歡責任制
01:03:15 醫生講的你不聽只好吃藥
01:06:52 要時薪破千是要努力的
01:20:50 未來要上架商城的手機夾

台灣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之相關因素

為了解決不做健康檢查的問題,作者洪婉菁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台灣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利用之情形及原因,並分析影響其利用健康檢查的相關因素,藉以提出建議供未來健康促進計畫參考。 本研究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1999年「台灣地區老人保健與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系列研究調查資料庫」,並擷取60歲以上,扣除代答個案,共3,244個樣本進行分析,樣本完訪率為90.3%。分析方法採用邏輯迴歸模式對健康檢查利用情形與人口與社經地位基本特質、疾病情形、社會支持等自變項進行分析,以瞭解老年人健康檢查行為的相關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 (一)台灣60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檢查利用率為

52.2%。 (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籍貫、年收入及居住地區別皆與老年人是否採取健康檢查行為有相關。 (三)曾經罹患高血壓、白內障、胃潰瘍或胃部疾病、心臟病、肺炎或氣喘等肺部疾病、腎臟疾病、痛風、中風、癌症或惡性腫瘤等九種疾病及目前罹患疾病數皆與老年人是否採取健康檢查行為有相關。 (四)同住者是否有大專以上學歷及生病時的依靠皆與老年人是否採取健康檢查行為有相關。 (五)邏輯迴歸分析中,指出教育程度愈高、外省籍、收入愈高、曾經罹患上述四種疾病及覺得家人很可以依靠的老年人,去做健康檢查的勝算比皆較高。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許多未做健康檢查的老年人因為不覺得自己需要做健康檢查而未做,因此建議相關單位應透過更多的調查研究或深入社區去發掘不覺得需要健康檢查的真正原因,以使這些服務達到最大效用。 (二)對於許多健康狀況較佳的老年人,建議透過媒體廣告、醫護人員、人際互動等方法加強教育宣導;或是增加受檢的便利性,提供更便利的的受檢管道;更可以落實家庭醫師制度,與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鼓勵老年人接受健康檢查。 (三)宣導與教育不應只針對老年人本身,尚須包含其家人、同住者或照顧者;而針對沒有社會支持或是良好

的家庭互動的老年人,應由外界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如義工、社工、社區健康營造等方式,以提升家庭成員對健康檢查的認同及重視,進而提高老年人去做健康檢查的意願。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為了解決不做健康檢查的問題,作者EmmanuelleHuisman-Perrin 這樣論述:

和孩子一起聊聊「我們可以如何看待死亡」,  打破談論的沉默、貼近生活的最佳方式     ◸未知的死後世界,令人恐懼;   煙霧縈繞周身彷如末日般的寂寥,使人噤聲。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覺得和死亡有關的一切都很可怕呢?◿     ▍特別邀請   楊育正.冀劍制.羅怡君.洪仲清等四位專家專文導讀,   分別從醫學、哲學、親職溝通以及心理學的角度,帶領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本書的寓意:   「討論死亡不是為了無所畏懼,而是能活得更好」────   ★★★★   小劉醫師(劉宗瑀) 外科醫師   李貞慧 親子作家暨閱讀推廣人   林美琴 作家/閱讀教育培訓講師   林靜君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

廣學會副理事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番紅花 作家   黃柏嘉 諮商心理師   楊育正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__溫馨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 除了地獄和天堂之外,死者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嗎?   ● 你害怕談論親人的死因嗎?   ● 一個人在面對生活時,比面對死亡時更自由嗎?   ● 你比較希望人死在家裡嗎?   ● 我理解拒絕、憤怒、絕望,但是「接受死亡」怎麼回事?      人在正要脫離兒童的階段時比較容易和他們談論死亡。幼童經常說到死亡。在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就

不再那麼做了。他們不敢再這樣做了。他們察覺到成人的痛苦和沉默。如果我們無法避免死亡,我們至少不要將它視為祕密或是禁忌。   這個嘗試出自一種也許是虛幻的願望:針對死亡進行慰藉性的論述,並且不僅將它視為引起殘酷缺憾、造成創傷、令人反覆受刺激的原因,同時認定它是一種自然、可接受的現象。   在不簡化死亡的前提下談論死亡、思考死亡,在不降低其重要性的情況下估量死亡,在不避諱的情況下回憶死亡,這嚴格算起來雖不算是理解或是解釋死亡(這些任務單就理性而言都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至少設法了解它或是使它變得較易親近,希望藉此避免嫌惡以及懼怕。與孩子針對死亡的主題進行對話,這可能是藉由減少沉默以及焦慮來貼近生

活的一種最佳方式。  作者簡介艾曼紐埃勒.俞斯曼-貝杭Emmanuelle Huisman-Perrin畢業於法國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Fontenay-Saint-Cloud)。現任巴黎政治學院(IEP de Paris)哲學講師、法國高等工程學院預備班(CPGE)哲學教授,從事性別研究。譯者簡介翁尚均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博士,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文化行政職系公務人員正式退休,現專事英法文中譯工作。 專文導讀── 楊育正(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

理師) 作者序 ◎打破沉默  導讀: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要完整地討論死亡,基本上就要連衰老、疾病,一起涵納進來討論。然而,別說孩子的人生經驗不足,因此不知道怎麼面對,有些大人也很害怕碰觸相關議題。   譬如說,有的老人家堅持不做健康檢查,理由是知道自己生病之後更麻煩,「乾脆死一死算了,活那麼久幹嘛……」。表面上看起來灑脫,但言語中常有隱藏不住的恐懼外溢。   多一種方式來說,死亡是終極的焦慮,逃避討論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於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容易勾起自己過去的傷慟經驗──那些常是多年以來亟待整理的情緒糾結。因此不想討論死亡,也就連帶地把某些能豐富

人生的風景,那些同時鑲嵌著愛的失落,一併驅趕到視野之外。   如果回到根源,死亡議題之所以如此擾動我們內在的心緒,那是因為它會帶來許多難以梳理與消化的負面情緒。沒有了那些讓人難熬難耐的不安、恐懼、悲傷、失落……,死亡不過就是一個人終究會面對的現象,而且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包括身體細胞的汰舊換新。   無常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今天躺在床上,幾個小時之後能不能起得了床,其實沒人敢百分之百保證。記憶系統一旦開始退化,如失智症,身體即便安在,人格也一天天消亡,這也是離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   大人不懂得在情緒層次陪伴孩子,不願意去同理共感,那麼,通常就沒所謂「討論」,只是在說說教而已。

說教常難以入心,因為難以同理他人的人,也通常不願意開放自己,況且說教也常常是人云亦云,以前自己聽過什麼就對孩子說什麼,大人也不一定打從心底去體驗到自己所說的話中涵義。   有些父母甚至會喚起死亡焦慮,做為教養的手段,打壓孩子的自主,像是小孩做了什麼大人不喜歡的事,會嚇小孩「等一下被魔鬼抓走」。有些父母則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內在的無聊煩躁,想逗孩子取樂,所以會拿死亡「開玩笑」。我有一個已經成年的朋友,因為難以事事聽從父親的命令,還被詛咒「會下地獄」。   傳統多的是把死亡焦慮跟道德訓勉綁在一起,即便在以往討論死亡常被視為禁忌,但依舊是被拿來當成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工具。   在如此的背景脈絡

下,能閱讀到哲學家媽媽,溫柔且有耐性地回應女兒對死亡的好奇,那是備感溫馨。知識淵博的哲學家透過對話來指引我們,一方面看似解答了孩子的疑惑,另一方面其實是在卸除我們讀者對死亡的不安。母女兩人的每個問句,都在拉近我們跟想像中的死亡的距離!   哲學家媽媽順著孩子的好奇,在絕處逢生,從死亡回到生活,增添了孩子的生命厚度。我個人是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更清楚萬聖節所代表的意義,還有聖誕節的其他緣由。   「勇敢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就是看重生命直到最後一刻,就是認定人必須以最大的尊嚴過活。關注那些生病臨終的人即是關注生命,而非關注死亡,畢竟垂死的人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活著的。」   其實

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   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   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   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   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   這位哲學家媽媽,在跟孩子討論死亡的時候,似乎再次進入哀悼的狀態。請千萬別用傳統的觀點,

去污名化哀悼,任意給人軟弱的標籤──一個願意開放自己內在軟弱的人,通常很勇敢,這對孩子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身教。   我相當喜歡這位哲學家媽媽的示範,哲學常進行理性的思辨,但她在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揉入了大量的感性。這可以讓孩子更完整,成為一個無懼跟自我內在連結的人。   願意面對悲傷,才能談釋放。一個能感受、能釋放的人,內在比較能再次蓄積迎接挑戰與失落的能量。   在死亡面前,小吵小鬧變得可笑。當我們看著孩子的情緒起起落落,我們待之以寬容,並且珍惜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願意對我們表達情緒,願意跟我們會心。   在討論死亡時,大部分的大人,難以依據孩子不同年齡的不同理解程度,給予適當強度的說明

與解釋,或者有些大人乾脆完全迴避去碰觸孩子的相關疑惑,孩子可能因此進入父母難以接受的不安狀態。從退化行為、情緒不穩,到上課難以專注,不想寫功課、失眠都有可能。   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   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   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

對死亡的重要參考。   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 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   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

,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   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   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   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   請尊重孩子表達

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   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   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

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   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   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   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打破沉默 女兒:我們在課堂上討論死亡,因為瑪蒂爾德的爸爸死了。真是太可怕了,每個人都很難過,瑪蒂爾德的臉色慘白…… 我:一般人談話的時候都會盡量避開某些話題,「死亡」便是其中之一,性愛也是,有時也不談錢。這些

都被稱為禁忌話題。我們不談論那些話題,那是因為害怕讓別人陷入尷尬的處境,害怕傷害他們或喚起他們難過的回憶。不過,我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談,但可能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也不是和任何人都可以談。我們必須選對時機。妳是不是認為同學最好不要在課堂上提到瑪蒂爾德爸爸過世的事? 女兒:是的,因為說了也無法改變事實,反而讓大家都覺得難過。瑪蒂爾德也不想讓大家知道這件事……要是老師沒說什麼,我們也不會那麼焦慮…… 我:在一般情況下,或是出於謹慎或是因為擔心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得體的話,我們才不談論死亡。然而,在我看來,大家還是有可能好好談論這個話題,並且消除沉默以及焦慮…… 女兒:如果妳認為談論這主題可以讓我安心,

那麼妳就試一試吧! 我:我不確定是不是可以讓妳安心,畢竟有時候想到死亡會令人非常痛苦。例如當我擔憂妳的健康,擔憂一個親人或是自己的健康時,比方體檢報告出現異常狀況時,或者當我想像某個事故可能影響妳的安危時,我就害怕得不得了,好像胸口、肚子壓個重物……有時甚至無法工作下去,整個人被死亡的念頭癱瘓了。 女兒:妳知道為什麼嗎? 我:因為我們都希望事物持續不變,生活就這樣一直過下去,希望孩子們平安地生活和成長,成年人平安地變老。但也許是因為我們對死亡一無所知,不知道死後是什麼狀況,或是將來會我們會變怎樣、其他人將來會變怎樣。我們只能做出假設…… 女兒:不知道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就是我害怕的地方……

 我:這雖然令人害怕,但同時也讓我們可以想像很多事情,例如死後我們就能和每個人重逢,和那些與我們分開的所有人重逢。或者,我們可以想像,人死後真正的生命才開始,日子過得輕鬆自在,沒有煩惱,也不會再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