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常設展預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北流常設展預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柳泳夏寫的 香港弱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敘事為中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生命之河臺灣生命典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巡迴展 - 中國醫藥大學也說明:藉由此次特展,能豐富大學的生命教育與多元文化題材融入教學,因此,讓這條穿越歷史的生命河流靜靜的流進大學校園意義深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吳岱融所指導 陳柏宇的 戲遊美術館:博物館劇場在美術館之實踐方案 (2020),提出北流常設展預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博物館劇場、MUSE教學法、美術館教育、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厲以壯所指導 李孟紋的 以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為例論地方博物館的考古推廣教育 (2020),提出因為有 蘭陽博物館、考古推廣教育、博物館教育、學校教育、終身學習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流常設展預約的解答。

最後網站流行音樂展預約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則補充:北流 文化館✨【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MUSIC, ISLAND, STORIES: Pop Music in Taiwan】✨ ➤ 購票機制2.0 ... 選擇網路OPENTIX購票或現場購票(一定要先預約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流常設展預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弱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敘事為中心

為了解決北流常設展預約的問題,作者柳泳夏 這樣論述:

  在巨大中國民族主義洪流之前,所謂本土香港的認同面臨重大的挑戰,作為「次國民」和「少數民族」,香港人的未來會如何?   無論是民族或本土,比起強化認同感,弱化更是大統合的前提和必需條件,在此意義上,再也沒有比香港這個過去被認為是各種價值共存的第三空間更適合的地方。   主權回歸以後,因為強加的民族和愛國意識形態,「香港性」遭逢重大的危機,其證據就存在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區——「香港故事」中。   「香港故事」中,中國的民族主義以血統、文化、地域、共同中原意識、戰爭經驗、共同他者的存在等加以言及。在強烈的中原中心主義之前,本土為之消失。一百五十餘年間在香港產生的多樣價值被縮減或被遺漏

,從「香港故事」中的「香港性」未能被凸顯、被消極處理可見。   「香港故事」的本土主義只有在經濟的層面上被凸顯,政治的層面被遺漏或隱匿,「香港故事」中的香港僅被整理為經濟香港,政治香港的幼苗完全都被剪除。 本書特色   ‧作者柳泳夏教授曾長期在香港學習,在香港取得博士學位,學問扎實,閱歷豐富;他用了七年時間撰寫本書,運用相關理論,活用文獻,精分細析。   ‧本書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香港故事」作分析,特別是以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視角進行的研究來說,本書是獨一無二的。 真誠推薦   香港中文大學前中文系教授——黃維樑 作者簡介 柳泳夏   韓國人,文學博士,現任韓國白石大學

中文系教授,白石大學柳寬順研究所前所長,東亞學統攝廣場創辦人。   研究範圍包括全球化後殖民論述、中國文化與香港文化。著書有《香港弱化》(韓文本);《以形象閱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韓國文化部優秀教養圖書)、《所謂香港的文化空間》(韓國文化部優秀學術圖書)、《香港——千種表情的都市》;譯書計有《傅雷家書》、《世紀末文化思潮史》等;編著計有《中國百年散文選》。此外並發表《作為後殖民主體的國家與本土——以香港為例》、《世界體制與後殖民——香港的政治經濟學》等三十餘篇論文。 推薦序 黃維樑 中文版序文 序文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香港的博物館 1. 國民國家的博物館 2. 次

國民的博物館 3.「香港故事」的敘事   第3章 後本土故事 1. 民族 2. 民族的再確認 3. 後本土與政治文化 1)鴉片戰爭 2)孫文 3)主權回歸 4)愛國運動 第4章 後殖民故事 1. 本土 2. 本土的再確認 3. 後殖民與經濟文化 1)英國香港 2)都市 3)移民 4)資本主義   第5章 為了後殖民的本土 1. 民主 2. 自由   第6章 結論 1.「香港故事」的現在 2. 民族主義與本土主義的未來   參考文獻 推薦序   中國發展迅速,經濟強大,其和平崛起,一洗百年來的民族恥辱,這其中自有一股沛然的民族精神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與民族主義有相當的關係。大

陸母親要回香港這個兒子,但兒子與母親之間,既親又疏。因為經歷過殖民統治,現代化又來得早,兒子的行為與思想,不一定與母親相同,有時甚至「我行我素」,表示有「型」;加上民生經濟等因素,本土主義由是而興。柳泳夏教授的《香港弱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敘事為中心》梳理、探討的,正是這段歷史和這個現狀。柳教授曾長期在香港學習,在此取得博士學位,學問扎實,閱歷豐富;他用了七年時間撰寫此書,運用相關理論,活用文獻,精分細析,成為可貴的一家之言。說他活用文獻,因為他的重要依據,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占地七千平方米、展示香港六千年發展歷程、具體生動的「香港故事」。當前香港政制改革論述紛紜,柳教授這本書饒有

參考價值。 香港中文大學前中文系教授 黃維樑 序文   我是世界主義者,傾向於世界體制,我希望能克服全球化的弊端,將世界建設成為一體的世界共和國。現在雖銷聲匿跡,但曾有一段時間,在韓國流行過東亞談論,企圖建設東亞共同體,更進一步地傾向於世界共同體的一種學術運動。歐盟雖然仍持續暴露許多問題,但身為領土紛爭或過去歷史問題仍未獲致解決的亞洲的一份子,我無法否認像歐盟程度的統合還是讓我非常羨慕,何況最近東亞強國——中國或日本企圖以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等前近代的手段解決國內所有紛爭和矛盾。   那麼,我為何矚目香港呢?因為我認為無論是民族或本土(locality),比起強化認同感,弱化更是大統合的

前提和必需條件,在此意義上,再也沒有比香港這個過去被認為是各種價值共存的第三空間更適合的地方。香港雖然是英國的殖民地,但過去可說是經歷超國家、超文化的空間,特別是作為非左、非右的第三地帶,香港這個政治經濟空間可被定義為朝向世界共和國的東亞談論的出口。香港保有自我的特徵,並呈現全球化的特性,因此被定義為海外企業本土化的方向。作為東亞談論的方向性,香港價值應該加以保存、發展,但現在香港象徵的近代性和多元性正處於嚴重的危機當中,此乃因為受到以中原中心主義為基礎的中國民族主義要求本土香港解體之故。   中國民族主義對香港的要求極為森嚴,後殖民時代的中國動員所有方法,努力將香港納入國民國家的範疇中。從

最近香港的示威可看出即便在主權回歸滿十七年的現在,中國政府和香港民主勢力都不放棄各自的目標,即中國政府為了賦予香港人國民身份,正進行多樣的試圖,而香港人為了守護自身的香港價值,仍不斷地掙扎著。中國政府想賦予香港人國民國家的國民身份之過程,向我們展現國民身份的認同為何,同時也展示出其目的為何。1997年主權回歸以後,中國民族主義和香港本土主義可說遇見建構新模式的絕好機會,但以目前而言,無論是中國民族主義或香港本土主義都無法呈現理想的方向性,甚至可說只留存有過剩、被扭曲的認同感也不為過。只有建構以設定可行的兩者關係為前提的認同感,才能成為在朝向東亞共同體,甚或世界共和國的過程中有益的應用實例。

  在巨大中國民族主義洪流之前,所謂本土香港的認同面臨重大的挑戰,作為「次國民」和「少數民族」,香港人的未來會如何?權力的主體在內部可以強制要求接受文化,對外也可強制要求少數民族的次國民,漢族習慣將被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的週邊民族和國家他者化,在中國國內,民族主義直到目前仍對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應用為國家統合的絕對真理。   香港的朋友經常說現在展開的香港歷史在過去不曾重複,從英國的殖民地轉變為所謂「一國兩制」的中國後殖民模式,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因之未來展開的歷史也是獨特的。現在正是定義、再次思考圍繞香港的中國民族主義和香港本土主義的時刻,中國向香港要求以民族進行後殖民,而本土

香港向中國要求後殖民,在強迫和被強迫的層面上,希望這本書是探究民族主義的最後一本書。   韓國國內相當數量的中國研究者對於本土的認識都限定於中國大陸的範圍,最近發表論文時,某位指定與談人竟完全無法理解「本土」。中原中心主義者的意識中,只存在本土中國,本土台灣和本土香港都不存在,他們也是長期接受國民國家教育或中原中心主義教育的受害者,我企劃此書的主要原因之——正是想提醒國家主義者和中原中心主義者,在地球上存在為數眾多的本土之事實,並希望提出解決的方案。   曾有一段時間,香港作為先行並呈現後現代的象徵——「混種」和「邊境」記號的空間而受到學界的矚目,在後現代談論的空間中養成的「香港學」現在作

為後殖民的代表並炫耀其價值。香港的固有價值,即「香港性」在各種研究中,被介紹為活生生的實例,但主權回歸以後,因為強加的民族和愛國意識形態,「香港性」遭逢重大的危機,其證據就存在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區——「香港故事」中。   根據我手機的備忘錄顯示,2005年夏天,我參觀完香港歷史博物館後,我認為通過博物館的展品,可讀出中國民族主義和香港本土主義的現在;其後每次去香港,我都會去觀看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研究計劃遂開始具體化。最後一次參觀是在2011年的1月,因此本書的內容應是以2011年1月為基準,但如果我沒記錯,從2005年起到2011年為止,展品及其說明都沒有變化;我在只有事前預約

才能訪問的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資料室裏尋找過關於「香港故事」的研究論文或書籍,但很奇怪地,幾乎處於全無的狀態。這種情況通過網路檢索也是一樣,因此本書可說是第一本研究「香港故事」的著作,特別是以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視角進行的研究來說,本書是獨一無二的。   我一直對於博物館這個空間抱持懷疑,對於博物館是否有代表「性格」的資格懷疑,因為博物館極有可能僅展示權力主體希望宣揚的理念之故。從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廳「香港故事」欲完全保留民族主義原型談論的立場來看,正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活教材,正確而言,香港歷史博物館並非敘述香港的歷史,而是敘述以香港為中心的中國歷史,在此層面上,它應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因此「香港

故事」中呈現的「香港性」認同和香港的「事實」並不相符。我認為無論是民族或本土,終究都應像博物館的情況一樣,只是敘事而已,本書持後殖民主義的立場,並從無論是「民族」或「本土」都只不過是敘事的結論出發。   香港當地的博物館如何體現中國的民族主義?而香港的本土主義又以何種面貌加以對應?這個問題的主要任務是必須探求兩者所有的實體,同時導出批判。若分析中國持續灌輸香港是中國民族一部分的理由、目的和灌輸方法,則可得知中國民族主義的實體。正如同在沒有民族的地方,國家主義者或民族主義者皆可創造出民族一般,此刻全世界到處都持續進行民族教育和國民教育,如果民族文化形成主流,殖民主義可輕易從其獲得內、外在的動力

,而民族主義殖民談論依據民族的原型,持續灌輸「香港性」是不知民族、國家的不毛之地之觀念。   通過分析「香港故事」,我將會揭櫫以某種「性格」為代表的民族或本土的認同是多麼模糊,又是多麼扭曲;我也會強調主體聲嘶力竭呼籲的民族和本土的「性格」是確認偏誤的結果。我認為在現實上,認同感終究不得不只是政治經濟作用的產物,阿帕杜萊的結論是:如同民族主義一樣,本土主義可能也只是想像。本書在探究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的近代性,因之在本書中我將中國的民族主義理解為象徵新的殖民主義的洪流,並將敘述其形態;我也將香港本土主義視為抗拒民族主義籌劃的巨大潮流,即努力遂行反殖民和後殖民的鬥爭。即便如此,我也不希望隱藏對寄生

於本土主義中的內部殖民機制的批判性視角。經驗超國家、超文化系統的香港本土主義本質究竟為何?它理想的樣貌究竟為何?   我希望堅持到最後的基準是認同感必需在一定程度上放棄近代性才有可能產生,而在此層面上,必定是最危險的教條。因此我將從「性格」的角度,探索國民國家中國和本土香港之間的理想關係,我相信如果中國—香港的關係健全發展的話,一定可以創造全新的「複合的文化再生產」。參考書籍中,我僅列出直接閱讀和引用的書以及論文的題目。內人韓珠日英舊是本書的最初讀者,也是校對者。在收集資料時,祈志偉、黃燕金、林援森等香港友人的幫助極大,在此敬表謝忱。 柳泳夏 第1章 緒論 2008年,有一本分析香港認同

的書出版,題為《無主之城》 ——「沒有主人的城市」,象徵了香港的現在,當然這純粹是作者主觀的判斷或視角所決定的香港的現在。從副題為「從香港電影中呈現的『 97』回歸和香港人的認同」來看,分明是打出敵視 1997年主權回歸和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象徵性形象的牌,就主權回歸十週年所出版的書名而言,不能不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意義的。「沒有主人的城市」之定義無論對中國的民族主義者或香港的本土主義者而言,似乎都不是令他們十分愉快的外號。 其理由如下,從香港本土主義的立場而言,也許對於香港是否依然必須意識到某個「主人」,是否只是需要主人的「從」的存在而感到鬱憤;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民國家( nation-sta

te)的立場上,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已過十年,但對於主人還不能被承認為主人的現實感到惋惜之故。那麼我們不得不對香港本土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再次提問,香港是沒有主人的城市嗎?抑或是需要主人的城市嗎? 正式而言,自 1997年 7月 1日起,香港的主人是國民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在本土主義的立場上,明顯存在著香港特有的「精神」,而要獲得其認同感,香港的主人當然應該是香港。事實上,香港的正式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本身已然說明了一切,亦即存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某種特別區域。對於所謂「沒有主人的城市」此稱呼,相對而言,感到更為不快的,應該是接受主權回歸的政治實體——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 1970年代後半開始進行的主權回歸協商,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餘年,雖然為了主權的完全恢復,傾注全力於民族教育和國民教育,但「沒有主人的城市」此類挑釁題目的書公然被消費的香港社會氛圍,究竟應該如何加以說明?

戲遊美術館:博物館劇場在美術館之實踐方案

為了解決北流常設展預約的問題,作者陳柏宇 這樣論述:

早在二十世紀初,西方博物館已將戲劇作為學習與活化詮釋的媒介,而博物館中的藝術類博物館,即本論文所探討之美術館,因長期乘載著嚴肅藝術殿堂之刻板印象,使較具動態性的戲劇藝術,在傳統美術館內顯得突兀。然而隨時代之演進,八O年代美術館「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概念,使教育推廣的形式日新月異。在此,美術館除了是收藏視覺藝術作品及建構藝術知識的場域外,更逐漸跳脫既有的框架,破除過往研究人員獨斷的詮釋角度,開始發展觀者與藝術文本間的對話交流,重視觀眾詮釋的權力,多元化的詮釋觀點日漸走入現代的藝術場館中。於是,除卻專人、文字、影音等導覽形式外,美術館還有什麼方法能夠給予觀眾行動、思考

與詮釋的空間?本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為行動研究之場域。教學實踐上,立基於美術館教育、博物館劇場理論及研究者教學經驗後提出MUSE教學法,透過具有參與性的四要素:扮裝(make-up)、引導(usher)、情境(scenario)、擴展(expansion)編創兩部博物館劇場作品,分別為以親子為目標觀眾之《時間魔法師》,及專為特殊生設計的《時光旅人》,嘗試藉由將美術館轉化為劇場、視展場為溝通場域,藉此成為激盪觀眾個人詮釋及意義建構的管道。研究發現,《時間魔法師》豐富的故事情節與互動策略,能活化靜態展覽文本,使觀眾覺察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與想像,提供親子觀眾個人詮釋的體驗。《時光旅人》

則以故事化的活動設計與引導提問,讓特殊生有充分表達自我的機會,進而增加批判思考、情意增能、相互支持與自我肯定的學習經驗。由此可知,結合MUSE教學法的博物館劇場扮演著富有統整性、教育性及娛樂性的學習工具,學習情境的架構及故事化的引導策略,亦使觀眾達到激發興趣、詮釋表達及經驗延伸的學習歷程,著實縮短觀眾與展覽文本間的隔閡,帶領觀眾一同戲遊美術館,顛覆觀眾對於美術館過往單向式的觀看角度。

以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為例論地方博物館的考古推廣教育

為了解決北流常設展預約的問題,作者李孟紋 這樣論述:

博物館做為終身學習的重要場域,成為學子在離開校園後,能直接取得大量學習資源的場所,而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做為臺灣東北部的公立博物館,亦是民眾選擇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之一,因而更應肩負推廣教育的重責。蘭博本身並非專業考古型態的博物館,如何運用有限的人力進行考古推廣教育課程及開發教案,又能達到學生學習之成效。本研究即在探討地方博物館的考古推廣教育,主要涉及推廣教育的師資來源、教案構成、以及行政與執行三大層面,就此三個方面探討前人相關研究,並說明本研究與前人研究之關聯及差異。當博物館在扮演發揮展示上的教育性體驗活動,大部分都是跟著展覽主題而產生的。整體來看,透過展示與教育發揮地方博物館

在傳達考古知識及公民參與的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與涵養,展示與教育可說是一體。蘭博將出土文物、複製品帶進校園,透過考古遺物展示來推廣教育,再現現代空間的歷史層級,遠比課本上的文字來得生動有趣。在經驗的累積下,蘭博反思擴大博物館教育的影響力,體認教育人員是連接學問、傳達知識、提升國民生活素質的重要媒介。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育屬於兩個不同的體系,都是社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應是相互合作的夥伴關係。教育人員無論是博物館的研究員、導覽解說人員或具有教師資格的講師們,在詮釋營造探究式學習的環境,為學生帶來有效的學習經驗是一樣的。然而其中的行政人員,可說是博物館與學校間互相理解需求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