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arcGoodman寫的 未來的犯罪:當萬物都可駭,我們該如何面對 和薩爾曼.可汗的 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本校Google教育版雲端空間授權說明 - 臺北市立大學也說明:因應Google雲端硬碟服務政策調整,本校於110年度第一學期召開資訊推動委員臨時會議, ... 教育版雲端空間付費授權(Teaching and Learning Upgrade),本案目前經市政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圓神所出版 。

亞洲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永欽所指導 蘇峻飛的 即時回饋系統Kahoot!對於國小六年級社會教學領域學習成就及態度之研究 (2021),提出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即時回饋系統kahoot!、電子書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明祥所指導 邱佩盈的 即時回饋系統對國小二年級在數學的學習成效之研究-以「1000以內的數」單元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即時回饋系統Kahoot!、學習成就、學習態度、低成就學童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教育局雲端 - Ochill.ru則補充:老師/學生使用教育雲端帳號或縣市帳號登入有縣市OpenID帳號的教師、行政人員或學生,由此登入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雲端應用服務入口. 申請帳號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未來的犯罪:當萬物都可駭,我們該如何面對

為了解決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作者MarcGoodman 這樣論述:

你不知道你還不知道的事 讀了這本書,你再也不會用同樣眼光看待你的智慧手機   繼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無線網路、手機之後,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必然的下一趨勢。   在未來的世界裡,一切物件都會互相連結起來,   帶來許多想像不到的方便和商機,但也帶來許多想像不到的犯罪手法,   我們夾在科技瘋狂飛快進展及眾多手段厲害的罪犯之間,應該如何自保?   全球資訊安全專家 馬克.古德曼為我們解讀犯罪的未來,提出因應之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2015年度十大好書‧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榜非文學類第

二名 (2015年3月)   ‧Amazon 每月選書   全球資訊安全專家暨國際刑警組織顧問,馬克.古德曼,闡述:   1, 已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   2, 可能出現的科技犯罪   3, 如何享有進步生活又能避免科技被誤用的危險   ‧你在悠閒地聽著音樂,突然聽到有人呼喚你小孩的名字,原來駭客把監視嬰兒的監控器轉為監看你們全家生活的工具,已有好長一段時間。   ‧出國旅遊期間,你拍照跟朋友分享美景,但小偷也在分析你的臉書貼文狀態,以此策畫何時侵入你家,從容偷竊,絲毫不擔心你會現身逮捕他。   ‧某人入侵手機上的GPS定位系統,得以追蹤他想緊盯的對象,伺機犯案。   ‧犯罪分子駭進

某公司的系統,竊取身分資料,把線上銀行帳戶的存款盜取一空。   ‧駭客侵入百貨連鎖集團的資料系統漏洞,竊取你在消費時留下的轉帳資料,奪取鉅額金錢。   以上只是《未來的犯罪》一書中提到許多高科技犯罪的其中幾個實例。作者指出,今日的任何一部電腦設備,沒有一部是無法駭取的。而在未來,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的成形,未來世界裡一切物件都會互相連結,將會帶來許多想像不到的方便和商機,但同時也帶來許多想像不到、比上述案例更瘋狂的犯罪手法,例如:   ‧可植入人體的醫療設置,譬如心律節拍器(pacemaker),可以被駭客侵入,而後注入一劑致命藥劑或者施以電壓,

殺人於無形。   ‧高速行駛中的汽車,煞車系統可以在遠端被控制,製造意外,或引起整個城市的恐慌。   ‧3D列印機可以遠端生產AK47步槍、生化恐怖份子也可以把西班牙型感冒病毒的構造下載後生產;而販毒集團可以使用無人機具來運送毒品,使得警方的偵查更為困難。   其實,意圖犯罪的個人或組織早已經建構起一個龐大的地下網絡。他們將如何劫掠明日的科技社會?這是現在就迫切需要關注的題目!   本書作者Marc Goodman多年來的研究課題正是犯罪在未來會怎樣發展,以及恐怖主義。他曾經是FBI 反恐專家、街頭警察、臥底刑警、反恐策略專家,而且曾在七十多個國家工作過。他看過太多的暴力與犯罪的黑暗面

在社會表象之下進行。在《未來的犯罪》這本書裡,他要與讀者分享他對於科技與犯罪這一課題的憂慮和觀點。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科技創新所造成的黑暗面,看到我們所有人、事、物連結成一個網路世界之後始料未及的後果。本書最後提供了面對風險之道,以幾條清晰的策略,幫助我們在進步生活的風險之中存活自保。   本書像科幻小說一般緊湊好看,然而各種情節都基於科學事實。在指出令人不寒而慄的問題的同時,也同時要喚醒大家:採取行動以免一切太遲,及早拿回主控權,控制掌握我們所設計出來的科技,從而把科技應用來推動明日世界的美好。   如今,犯罪手法居然已經出現了典範轉移。我們需要更適切的法律、更開放的執法系統、民眾更

為積極的參與。首先,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先了解一個萬物連結的網路世界將會怎樣帶來新的犯罪可能性。你將踏入犯罪的未來世界,請張大眼睛,好好思索! 專文專業推薦   李相臣 (前警政署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富邦金控資訊處長副總經理/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中央大學刑事系兼任教官/台北市政顧問)     --------專文推薦   李瑋 (廣達電腦副總經理/人資長)    --------專文推薦 專業人士推薦   前Oracle甲骨文臺灣區總經理 / 李紹唐   iThome總編輯 / 吳其勳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 楊士範   網路趨勢觀察家 M

r.6 / 劉威麟   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郭大維   天哪!這本書敲響了警鐘!我們應該用這本書去喚醒那些生產電子產品的科技大廠、提供電信服務的通訊公司、各國政府和各級公家組織,要求他們務必關注這本書裡所提到的今日和明日世界的種種狀況。在這本描述深入而理解通透的書裡,提到了壞人可以怎樣聰明機巧,讀來令人害怕。我素來是科技樂觀主義者,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還是樂觀,但我開始睜大眼睛小心看這世界了。----凱文‧凱利(Kevin Kelly),《Wired》 雜誌創辦人,作家,著有《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   這本《未來的犯罪》,彷彿集結了多位優

秀科幻小說作家所構思的種種匪夷所思的恐怖故事情節。然而,這些使你起雞皮疙瘩的場景並不出於虛構,而是正在發生的事件現實。只要翻開第一頁,你就停不下來。書中上百個場景乃是可能發生的犯罪事例,但我們也正可以把它們當作策略,用以阻止那些預想場景從可能性變成犯罪的實例。----珍‧麥戈尼格(Jane McGonigal),著有暢銷書《遊戲改變世界》(Reality is Broken)   科技向來是兩面刃。火提供了溫度與熱,讓人類得以烹煮食物,但火也可燒毀村莊聚落。這本《未來的犯罪》提供了深刻犀利的見解,讓我們瞥見二十一世紀的火的兩面性。他的哲學與我的觀念不謀而合:我們一方面善用迅速成長的科技來克服

人類的古老難題,在此同時也要理解科技帶來的風險,並且加以約束。就這項指引來說,這本書是一張深具說服力的地圖。----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發明家,作家,未來學者,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 創辦人   所有的圖書館都應該把《未來的犯罪》這本書陳列在最顯眼的位置。本書作者古德曼促請眾人,為我們所處的這個快速進展的世界負起責任,如果我們不為這世界負責,那麼最大的罪犯可能就是我們自己。----艾德‧博恩(Ed Burns),影集《火線重案組》(The Wire) 共同創作者   科技必定會孕育出罪行,這在過去如此,未來也必定一樣。你只有一種防衛工

具,而它是你順手可以取得的工具:教育。快來讀這本書,預見你眼前的各種風險,了解你可以如何對抗。我在各種演講場合經常遇到聽眾提出一個問題:接下來會發生的最重大罪行會是什麼?答案,就在這本書裡。----法蘭克‧艾博奈爾(Frank W. Abagnale),著有暢銷書《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   《未來的犯罪》一書,帶領全球讀者關注「安全」這個課題,它把討論的層次提高,探討犯罪份子可以怎樣利用創新科技來遂行其犯罪意圖。這本書以實際事件為根基,提供了一個未來學式的觀照,對於執法人員、企業組織、一般鄰里組織都會是必讀之物。本書不僅回答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問題,更進一

步指出,我們若要保護自身及所屬團體的安全,每一個人可以怎麼面對,而人類整體又該如何因應。----邱文暉(Khoo Boon Hui),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前任主席   《未來的犯罪》是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書。作者古德曼帶領讀者走上一趟精彩的事件幕後之旅,走進還不為人知的二十一世紀犯罪人士的創新舉措。(……)。這本書提出了幾個難以回答的難題:科技在生活裡佔據重要角色,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我們該如何管理科技?更有甚者,作者提供了實用的解決之道,要讓我們不但可以在進步之中存活,而且能活得很好。----彼得‧戴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著有暢銷書《富足》(Abundan

ce),XPRIZE 基金會執行長,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執行董事長   隨著網路世界裡出現新的縫隙,不可避免就會有人想盡辦法要去鑽漏洞。讀這本《犯罪的未來》,等於為你自己穿上一件面對未來的防護衣。沒有人比(本書作者)馬克‧古德曼更具備有力的位置來談這一課題。先了解這本書說了什麼,再去敲打電腦鍵盤吧。----大衛‧伊葛曼(David Eagleman),著有暢銷書《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Incogmito)

即時回饋系統Kahoot!對於國小六年級社會教學領域學習成就及態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作者蘇峻飛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深入探討IRS即時回饋系統Kahoot!,的教學方式在國小六年級社會科學習領域的成效和學習動機的影響。本研究主要採用準實驗研究,於研究者任教台北市士林區某國小六年級兩班,共55位學生為這次的研究對象,其中選擇一班進行即時回饋系統kahoot!授課為實驗組,而另一班進行電子書教學為控制組,兩組共進行約三週共九堂課。其中在實驗進行前,以前次期末評量成績為前測成績,在實驗結束後接受「放眼世界看文化」的後測,最後針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進行學習成就與認知影響的學習活動問卷,問卷內容主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個人自我效能、學習模式滿意度與認知負荷,並對實驗組做科技接受度和心得回饋的調查。此次的

研究結論,學生使用即時回饋系統kahoot!學習,學習的成就高於傳統學習方式,並在面對接下來的學習或考試有顯著的自信提升更能減輕學習負擔。科技接受度上平均填答成績高,表示使用kahoot!系統得到實驗組學生的認同與喜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國小社會教師與未來研究者參考。

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

為了解決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作者薩爾曼.可汗 這樣論述:

感動!比爾.蓋茲最嫉妒的人,讓你在家就能免費享受世界頂尖的教育!驚呼!未來教育曙光!沒有地域、階級、時間與年齡的限制!每個人都能因材受教!   ★ 可汗學院=免費+全世界的人+高品質的教育   ★ 可汗學院創下的驚人紀錄:4000多個課程、超過6億次的練習、全球3萬多所教室使用該課程、全球7千5百萬名學員、超過2億3千萬人次觀看。   ★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商業周刊、今周刊、中天、CNN、富比士、時代雜誌、財富……等。   來自全球各地超過兩億人的肯定!  讓世界變成一個學校,讓科技成為教育最大幫手的奇蹟人物!   薩爾曼.可汗並非出身教育界,卻掀起21世紀最強的教育大海嘯。他從未出現在教室裡

,卻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老師。教室有牆,教育無牆;可汗用網路科技蓋了一所沒有藩籬的全球大學校,讓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和比爾.蓋茲的孩子免費享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他的教學方法,讓原本被放棄的學生,也能和享有豐厚教育資源的學生一較高下。   當「學習」遇上「科技」,可汗提出以下問題:   .為何10分鐘就能掌握的概念要花50分鐘聽講?  .為何95分跟59分一樣不及格?  .為何學校只能分科教學?  .為何學習進度不是由學習者自己掌控?   如果你對當前教育制度感到失望或無所適從,本書將顛覆你對教育的認知、提供令你眼睛一亮的全新觀點與有效方法。擔憂未來競爭力、關心教育議題的人,以及任何關注科技對未來影

響的人,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   2012年度時代百大人物  2010年度財富雜誌四十大新生代人物   他是目前最讓比爾.蓋茲嫉妒的人,因為他讓他的小孩愛上數學。一個將網路科技、教育,以及個人夢想擴充到極限的人,被《時代》雜誌譽為21世紀的新領導典範。   在成為科技教育實踐家之前,他是一名基金分析管理師。為了教12歲的表妹數學,他錄製影片上傳至Youtube,意外受到超高點閱率,讓他有了網路教育平台的想法,成立非營利機構可汗學院。目前製作4,000多部教學影片,含括數學、科學、經濟、人文藝術等。由於他的教學方法簡單易懂,每堂課不超過15分鐘,

並將生活主題融入課程,因此大受歡迎。至今,可汗學院已有超過2億3千萬人次觀看。   可汗認為,科技擁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教育更靈活、更個人化,汲取出更多的獨創性與責任感,讓學習過程充滿尋寶般的樂趣。他所掀起的教育革命,不僅贏得美國意見領袖的讚賞,身為可汗學院使用者之一的比爾.蓋茲更是大力推廣。 譯者簡介 王亦穹   專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目前居住於南台灣,譯有《天虹戰隊小學》《天虹戰隊2傻夢成真》(寂寞)《天生就會跑》等書。 各方推薦006 推薦序:一個人的創新,改變了全世界-方新舟 008翻轉教育—「教學」先從「學教」開始  鄭漢文 012危機中的奇蹟-劉正鳴 015Yes, We

Khan!-陳怡光 017教育,沒有標準答案-鍾昌宏 020 序:給任何地方、任何人免費共享的一流教育 023 第一部  「教」是一門大學問當娜迪亞的數學家教 037樸實無華的影片 049專心處理內容 054精熟學習 058教育是如何發生的 065填補缺口 073 第二部  崩壞的制度質疑傳統 081普魯士教育 094空洞的乳酪式學習 101考試測出了什麼 108被分流的創意 113課後作業 117課堂大翻轉 129學校教育經濟學 132 第三部  前進真實世界當現實碰上理論 139可汗學院的軟體 144躍入真正的課堂 150遊戲與樂趣 159一頭栽入 162洛斯阿圖斯的實驗 170全齡教育 

180 第四部  全球大學校擁抱不確定 189我的求學經歷 192只有一間教室的學校 199教學是團隊運動 204有條理的混亂是好事 209夏天的新想像 213未來的成績單 217服務弱勢 224學位的未來 232另一種面貌的大學 235結語:給創意多點時間  246 推薦序1 一個人的創新,改變了全世界   幾年前我在TED上看到「可汗學院」時,就想把它移植到台灣,因為我深信:翻轉教室,讓孩子成為更完整的人!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是平的。台灣、美國與很多國家正在面臨競爭力下滑的危機,要解決根本問題,得從教育著手。過去二十年,各國政府在教育專家領導下,推動教育改革,花費大量人力、時間與金錢,

可惜多數成效都不好。   美國教育門外漢薩爾曼.可汗單槍匹馬創立的「可汗學院」,以一人之力幫助全世界的孩子,簡直就是當代奇蹟。「可汗學院」創下了令人讚嘆的紀錄:已錄製超過四千部教學影片、每月服務六百萬學生、全球有七千五百萬名使用者、影片觀看次數超過二億三千萬人次、練習題做了十億人次、全球有三萬個教室正在使用他的教材。「可汗學院」創造出來的學習成效,遠遠超過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學程的好幾倍。   這本書,記錄了可汗當初無心插柳創立「可汗學院」的來龍去脈。老實說,他的創業過程一點都不精采,除了在二○○九年辭掉對沖基金分析師的高薪工作時,有些財務壓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曲折情節。對於他的成功,很

多人好奇:為何是他,而不是能力更強的教育專家、財力更雄厚的財團或基金會?   答案是「創新」。在可汗學院,我們看見,一個人的創新,就能改變全世界。   可汗不是教育家。他剛開始是為了教自己的表妹及其他親友,自學成為一位老師。雖然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與資訊學位,但他從沒做過軟體工作。為了在有限時間幫助更多學生,他以自創教育軟體來擴大服務。他不是企業家,可是他有效管理自己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堅持理想,吸引了矽谷最優秀的人才加入他的非營利團隊。從個別來看,每個領域都有比他更強更厲害的人,但是只有他能整合這些跨領域的頂尖人才,完成其他人做不到的事。   您也許會好奇:這樣的年輕人,台灣(或其他國家

)也有,為什麼我們卻沒有這種社會創新?   答案是文化。   即使當前美國面臨諸多挑戰,但她開放、創新、追求理想的文化仍然領先全球。試想,如果有一位台清交畢業的三十三歲年輕人,結婚不久、小孩未滿一歲、在台北租房。有一天,他突然想辭掉高薪工作去創業,沒有薪水、沒有清楚的未來,他的家長、老師、朋友會怎麼勸他?多數人會說他頭殼壞了,因為台灣社會鼓勵追求安穩,而非面對挑戰,解決問題。   台灣社會解嚴後的轉型過程緩慢、混亂而辛苦,但我們看到一線曙光。在貧富階級、城鄉落差越來越大的時代,有一小群人,願意在偏鄉蹲點,無私奉獻於弱勢孩子的教育。當上一波教改遺禍尚未清除、十二年國教的焦慮緊接而來之際,有一群人

,選擇不一樣的方法教育他們的孩子,期許孩子成為更完全的人。可汗的故事帶給這群人希望:教育可以不一樣,只要我們的焦點放在孩子身上,我們一定可以「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蠟燭,讓他發光、發亮」!   可汗花了很大的篇幅,描繪他對教育的看法及願景,其中,我們最認同的是「翻轉教室」。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學習要「主動積極」,可是,受限於經費、人力、大量生產的教育體制,老師光趕課都來不及,加上官僚作業,根本沒時間深入了解每一個孩子,解決他們的困難。   很多老師的初衷,是希望有足夠的時間、力氣、方法來「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認為,「翻轉教室」可以一舉解決「因材施教」跟「主動積極」的難題。   有鑑於此,誠致

教育基金會在志工們的協助下,成立「均一教育平台www.junyiacademy.org」,錄製中文教學影片,幫助有心推動「翻轉教室」的老師減少趕課壓力,將寶貴的時間,拿來陪伴孩子找出天賦、解答疑惑、追尋未來的道路。我們期望台灣家長在十二年國教的環境下,能給孩子更多學習空間,培養終身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很高興這本書在台灣出版,讓更多老師、家長了解如何運用線上教育資源,達到「因材施教」和「自主學習」的目標。我們很榮幸地向各位報告,台東桃源國小因為使用「均一教育平台」,成為全台灣第一個「翻轉教室」的典範。   但願這本書能成為台灣教育的祝福,讓每一位老師、家長、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力量,點燃學習

之火,追尋自己的理想,照亮別人的未來。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方新舟 推薦序2 翻轉教育——「教學」先從「學教」開始   「當時我各科成績都很高,只是數學成績不理想,要不然我就會......  如果我的孩子數學成績再好一點,那麼考醫學院是沒問題的......」   遠距數學教學是可汗學院的濫觴,而數學學習卻是很多孩子的心傷,甚至在層層挫敗的經驗下,形成自我預言的效應,一路加深習得性的失助,自然走入慢性的消沉或生命的悔懺。至今,「聽不懂」或「學不會」在傳統教學的氛圍中,仍然是件令人極為不安和可怕的事,「懂不懂」或「會不會」的逼問聲,讓不安的感染急劇加大,讓學習的興致快速流失。即便教育現場不斷降

低師生比率,或以補救之名不斷延長時數,但學生常陷入呆滯,學習成效依然黏滯。   兩年前,在均一中小學與方新舟先生一同觀摩數學教學,他與本書作者同樣是矽谷科技人,同樣以一股腦兒的傻勁栽入翻轉教室的實踐。那天不過是二十分鐘的可汗學院介紹,卻打開我的視界,也顛覆長期以來我所認識的教學風格。平台上網站架構的學習概念圖,自我精熟的自動布題、立即回饋的積點獎勵,細階化的解題策略、不露臉龐的影片教學,以及教練如何有效掌握學習者困境的圖表分析等,我驚覺一個跨越教學現場、翻越學校藩籬、超越傳統思維的教學正在發生。   回到教育現場,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教育專業或傲人經歷,而是如何以高度的教學熱忱成為開路先鋒,為荒蕪

的年代披荊斬棘,進而發展出作者所說的「教學團隊的運動」。就桃源國小為例:琢偉和貽雯先克服各項無線網路的環境限制,一路試著桌上型、筆記型再到平板電腦的操作;語言介面也從英語環境的可汗學院,逐步轉換成「均一教育平台」的中文環境。之後,紹平、幸慧、美君等,從不同領域加入,一個個改變教育型態的學習革命悄然發生,一個個孩子沉浸在主動、開放、自在和多元的學習風格中。   當學習工具改變、學習機會開放、學習內容高上雲端,以及學習主體得以自主時,新的教育型態將使得教與學之間的關係產生易位,教師已然不再是知識的主宰,講台上那個道貌岸然的「教者」,也應當適時讓出位置、騰出空間,反身成為「學者」,細究學生的學習「關

卡」,真正看待「指導」這件事。因為「學習」不再是依著一致的教學進度而行,不再是循著既定的目標接受安排,也不再是本著書本的框架經營班級。真正重要的是:讓學習主體主動的返回自由的本質,讓「學會」成為自我價值最高的酬賞。這也就是為什麼可汗學院的平台,不是以言者諄諄的「教師」為名,反而以發掘人才、開發潛能的「教練」做為和學習者一同成長的指導者。   薩爾曼.可汗從一個房間的教室,應用樸實的方法,跨接當代的網路世界,一舉翻轉教室的傳統生態,其所行的不外積極傳播普遍的善,讓財施(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免費的一流教育)、法施(離苦的方法: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要求)、無畏施(給怯弱者積極正面的鼓勵)的深情,沁入世界的角

落;也讓全時、全面、全程、全人的教育理想,成為生活普遍的事實。 台東桃源國小校長  鄭漢文 推薦序3 危機中的奇蹟   一個城市,兩個世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當社會經濟長期不振,貧富差距拉大,弱勢家庭日增,溫飽產生困難時,孩子的教育常處於被忽略的位置。再加上公部門的教育投資不足且不均,弱勢的孩子所獲資源更被稀釋,更難有翻身的機會。   看看十二年國教,爭論最多的,只環繞在少數明星學校的特色招生上,斤斤計較的只是分數與排序,少有在公民素質、弱勢照顧、教育均衡、教學品質上的關切。   從都會到偏鄉,我看到學習後段的學生、偏鄉的孩子、放棄學習的孩子,因陷入學習困境而逃避,部分欠缺家庭支持功能的

孩子,更逐步走向令我們憂慮的人生。   一九八三年美國教育部發表〈國家在危機中〉教育建言,二十五年後公布檢討報告〈負責任的國家〉,正向、虛心的面對國家教育所處的危機。反觀台灣,從城市到鄉村的觀察,我們的社會與教育正處於危機中,應是相當符合真實的看法,殷切期待大家能虛心的面對,並做出「負責任」的檢討與回應!因此我們不該默然以對,如何採取行動?採取何種行動?可汗提供了一個創造奇蹟的教育方法,產生巨大效果的學習革命。   一個看似平凡的構想,靠著熱情與創新,只運用近乎貧乏的個人資源,作者卻彌補了傳統教和學所難以克服的困境,符應現代社會學習的需求,創造了「教育無圍牆,學習無國界」的革命性效果,且影響深

遠。   除了網路教育平台的討論,可汗在書中也提供了教育的多面向觀點,極有創意和挑戰性,值得關心教育及專業人員對話與深思。   我們預期這是一場席捲全球的教育革命,幫助地球村的所有孩子。在這場教育革新運動裡,台灣並未缺席,台灣也有富理想和熱情的有心之士,已在進行符合台灣孩子需求的中文化「可汗學院」。   正視危機才能帶來轉機,也才有可能出現如可汗所創造的教育奇蹟。台灣曾經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如今面對困境,也許應從教育著手,正視危機,再創另一波屬於我們的奇蹟。 前台北市士林高商校長、中正高中校長 劉正鳴 推薦序4 Yes, We Khan!                    我們家的孩子

可能是薩爾曼‧可汗在臺灣最早且最年輕的學生。三年前我在《經濟學人》雜誌上讀到一篇報導有關美國加州洛斯阿圖斯學校正在進行一個「課堂翻轉」的教育實驗,上課時老師不講課改由學生回家自己看影片,而在學校原本上課的時間改成寫家庭作業,而且每個學生都是依照自己的進度在學習,最重要的是這套學習系統不但開放給全世界的人使用而且完全免費!於是我就幫當時還在讀小學的女兒和兒子建立可汗學院的帳號後開始上課。對明秀和明哲而言,像可汗學院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是最自然不過的,因為早在十年前姊姊明秀還沒去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們就跟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申請不去學校上課,在家實施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由於我們家的孩子不在學校,可以

完全依照他們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學習。像是先把不懂的部分搞懂了再學下個階段,卡住了的科目可以暫時放著先學別的,過一段時間換個方式再回來試試看。已經會的部分不用為了準備考試而浪費時間複習,沒有學校教育的統一進度和定期評量,孩子們學起來更快樂,更扎實,更有效。以明秀和明哲兩姊弟為例,弟弟明哲把可汗學院當電腦遊戲在打,為了收集稀有的特殊徽章,他會卯起勁來反覆練習同一單元的題目,直到可以連續答對六十題,贏得徽章為止!而姊姊明秀只在乎能盡快填滿她的「知識地圖」,只要一個單元達到精熟程度後就換另一個單元,絕不浪費時間多做練習題。   過去受限於國內「非學校」的課程與教材,家長多半只能用學校的教科書和參考書教孩

子,談不上完整的家長自主教育。但在後可汗學院的時代,不論是個人非學校教育,還是三十人以內的團體非學校教育,都可以依照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風格量身定做課程內容,而且完全免費。然而,可汗學院是全英語教學,其課程編排方式和學校上課的進度大不相同,對無法使用英語學習或需要配合學校進度的學校學生來說並不方便。幸好誠致教育基金會在二○一二年創辦了「均一教育平台」,把可汗學院的練習題中文化,並且將英語教學影片配上中文字幕,還新增了不少本土教學影片,更公布了平台內容與各年級南一版、翰林版和康軒版的課程對照表,讓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都能參與這個全球大學校。   家長可以在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底前向孩子戶籍所在地的教育局

處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無需考慮同年級學校學生的學習進度,也不用到學校參加定期評量,修業期滿後仍然有畢業證書可以繼續升學。老師可以由學校向教育局處申請教育實驗計畫,讓全校或部分學生使用均一教育平台來進行「課堂翻轉」的教育實驗,以突破我國教育現場長期多數學生學習意願低落的窘境。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才和資金一樣是沒有國界的,我們的孩子可以繼續接受十二年的十八世紀普魯士教育訓練成考試選手,或加入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為將來從事那65%目前還沒存在的工作做好準備。這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要不要去做的問題。Yes, We Khan.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 陳怡光 推薦

序5 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老師,植物維管束中的韌皮部會運輸水分嗎?」一個國一學生在上課時的提問。明明自然課本將答案寫得清清楚楚,把這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丟給學生討論十多分鐘,學生竟然沒有被說服,還理直氣壯地大聲說:「即使考卷寫課本上的答案,但我心中還是有自己的答案!」無意間聽到的這句話,讓我非常非常震撼!即使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在考卷上卻只能寫出課本的標準答案,這真的是我想教出來的學生嗎?   過去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偏重於事實知識的記憶,造成學生只會背誦,無法將知識活用,也沒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學生在傳統講述的學習過程中,不曾對「課本中的知識」產生任何懷疑。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許多在考卷上有

標準答案的題目,在真實生活其實不然,且這種只尋求標準答案的學習方式,除了寫考卷時有用,當學生們身處真實世界,面對的問題將更加複雜,不再有四個選項可挑的解答,甚至大多數是沒有標準答案時,學生要使用什麼樣的能力來抉擇或處理所遭遇真實情境的問題?   那堂課雖然結束了,但是學生的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於是我開始嘗試改變我的教學模式,諸如:讓學生在上課前先自主學習,包含學生自己畫課本重點,並將課文內容重點整理為條列或圖表呈現的預習筆記或概念圖;在上課前自行觀看教學影片學習單元概念;利用老師提供的線上評量系統,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在臉書的學習社群上參與討論;另外,我也要求學生自己審核作業繳交狀況,使學生

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正因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我在課堂上需要講述的時間減少,有更多時間可以進行論證式探究教學,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溝通協商與問題解決的能力。課後,學生可以透過網路快速地互動與回饋,除了可以有學習的夥伴共同成長,亦讓課程從教室延伸至無所不在的自主學習。   隨著我的改變,學生也跟著轉變。實施新教學方式後,從觀察與回饋中發現學生不單增加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成就,且逐漸能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與日常生活結合,不再只會記憶與背誦,更能主動嘗試設計模型以說明科學概念。看到學生如此的改變與成長,我真的感受到教學的樂趣,並更加期待能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一同學習共同成長。   我想老師們在剛進校園教

書時都充滿熱情,不論是面對學生或教育界的發展,都懷抱著使命感,但不得不面對的成績與升學壓力,讓當年研發出來各式創意教材教法都漸漸被吞噬,成績取向的升學壓力不僅抑制學生的創造力,也將老師的理想抹滅。現在,隨著十二年國教的推動,轉機慢慢出現,該是我們改變的時候了!   透過翻轉教室的上課方式,不論是可汗學院所強調的精熟學習,或是我想將空出的課堂時間用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高層次的能力,都非常適合!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因老師不同的需求而有不同的運用,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動機的影響更是深遠。看到學生因為調整學習方式的轉變與成長,心裡的感動真的難以言喻,希望我的介紹只是拋磚引玉,能邀請對教育界有重大貢

獻的諸位老師們一起來投入,有您的參與,或許翻轉的可以不單是教室,讓我們一起努力翻轉整個台灣的教育吧! 台中光榮國中生物老師 鍾昌宏 給任何地方、任何人免費共享的一流教育我是可汗學院的創辦人,也是元老級的工作人員,我名叫薩爾曼.可汗。讓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都能享有免費教育,一直是學院的目標。而我寫下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教育與學習已來到一個千載難逢的轉捩點。傳統教育早已無法滿足我們日新月異的需求。傳統模式將學習變得被動,但世界卻需要我們主動處理資訊。傳統模式將學生依年齡分組,塞給他們進度劃一的教材,期望他們多少能學一些。這套模式在一百年前已不太合適,現在更是不符需求。儘管新科技帶來了希望,讓教

與學可以更有效率,但伴隨而來的惶惑,卻甚至恐懼,讓閃亮亮的新科技淪為乏人問津的裝飾品。傳統與新式教學出現了裂縫,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墮入深淵。世界的變遷不斷加劇,教育即使出現大變革,速度不僅極為緩慢,也往往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每一天,甚至在每一堂課上,孩子所學與真正所需的差異越來越大。張嘴說話總是比動手做事簡單。這年頭人人談論教育,但結果好壞實在難說。政治人物每逢演說必提教育。在教育議題含糊不清卻又強勢的標準下,父母大聲表達自己的焦慮,既怕孩子程度落後,也怕孩子輸給競爭者。對手可能近在前兩排座位上,也可能遠在地球另一端。許多人談起教育跟討論宗教一樣,只管強力捍衛自己的見解,卻往往提不出可供檢驗的

證據。課程大綱應該更嚴謹或更寬鬆?考試究竟太多或太少?而一般標準化的考試,考的究竟是長期學習的成效,還是學生應付這類測驗的能力?我們是否真能幫助孩子變得主動、理解課程、進行創意思考,或只是在玩一場沒完沒了的空虛遊戲?成人也有自己憂心的事。學校教育結束後,我們的學習能力該何去何從?我們該如何訓練自己,不讓心智變得懶散又脆弱?我們是否還有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我們該到哪裡學習,又該如何著手?這些教育論戰都是有益的,證明了這個世界緊密連結、競爭激烈,「學習」占有重要地位。但問題來了。辯論並未促成進步,就算出現新的作為,往往也是政府由上而下推行的政策,對學習有利與否實在難說。曾有偉大的老師與學校證明,優秀

是教出來的,但他們的成功難以複製,影響也難以評估。我們已為教育問題投入大量精力與金錢,卻幾乎不見成效,有些人甚至打從骨子裡認為,我們不可能徹底改進教育。更令人憂心的是,許多人完全沒有危機意識。真正重要的不是畢業比例或考試成績,而是這些事物在人生中代表著什麼。關鍵在於天賦被發揮或虛擲?尊嚴被重視或抹煞。

即時回饋系統對國小二年級在數學的學習成效之研究-以「1000以內的數」單元為例

為了解決台北市教育雲端帳號的問題,作者邱佩盈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使用Kahoot!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後,對學生的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影響,並進一步針對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童做半結構式晤談,瞭解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童在接受Kahoot!即時回饋系統融入課程之後的感受。本研究採質量並重的設計進行,研究者以國小二年級110學年度下學期第一單元「1000以內的數」為本實驗教學之單元。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中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台中市某國小二年級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22人與對照組21人,分別以「使用Kahoot!即時回饋系統融入教學模式」及「傳統講述教學模式」進行兩週共8堂課之教學實驗,再以「數學學習成就測驗」、「數學學習態度量表」為

研究工具,使用SPSS28.0統計軟體進行量化分析,並對實驗組班級中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童共4名做半結構式晤談,以此做為此研究之質性資料。研究結果如下:一、 接受即時回饋系統Kahoot!融入教學,可以提升學生之數學學習成就。二、 接受即時回饋系統Kahoot!融入教學,可以提升學生之數學學習態度。三、 數學學習低成就學童對於即時回饋系統Kahoot!融入教學有較佳的學習感受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