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大戲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日新大戲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葉龍彥寫的 台灣的老戲院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中日新大戲院營業時間 - wayne 唯寧滴窩也說明:謝謝啦! 台中日新戲院並沒有幾點開關的統一時間喔^^都是以第一場戲前半小時開最後一場戲撥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文學研究所 陳俊榮所指導 楊菀喻的 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 (2003),提出日新大戲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李安、性別、父親形象、女性形象、弒父戀母情結、女性潛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孫中興所指導 陳毓奇的 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 (2000),提出因為有 電影、電影院、「看電影」的重點而找出了 日新大戲院的解答。

最後網站開眼電影網則補充:日日新影城【台中首輪】上映影片:瀑布,金派特務,天崩颶裂,假面飯店2:假面之夜,天兵阿榮,猛毒2:血蜘蛛@movies【開眼電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新大戲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的老戲院

為了解決日新大戲院的問題,作者葉龍彥 這樣論述:

  就宏觀的歷史角度,台灣的老戲院不僅是台灣電影發展的搖籃,也提供早年人們在艱苦歲月中的心靈慰藉,更是30年代世界經典建築的重要遺蹟。然而就台灣常民生活的角度,這些老戲院不僅曾上映經典好片,也曾演出脫衣舞秀,有時甚至是畢業典禮的場所。   戲院的記錄,與電影藝術本身並無直接相關,但世世代代在漆黑的戲院中聚精會神看戲的人們,卻有著一樣感動的經驗,依舊令人動容。本書除了介紹代表性的劇場、戲院之外,更詳實呈現台灣的劇院事業發展,如何從無到有,再從巔峰走向谷底,以及這一路上,台灣戲劇及表演風格的多元及丕變。 本書特色   本書以老戲院的歷史貫穿,從老戲院的發展、各時代背景特色及周邊相關的文化都有豐富的

介紹,以台灣這樣一個擁有被殖民歷史的小島來說,娛樂文化雖非主流,卻也是平民百姓的生活風景,作者以口述歷史的口吻帶領讀者走過這近百年的老戲院發展,讓人有如親自與老戲院對談一般,更覺深刻豐富。 作者簡介 葉龍彥   教育部文學博士,自由學者,熱愛西洋歷史思想,著有《歷史意識與歷史哲學》《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等;自從1987年研究「電影史」之後,在戲院裡編織夢幻,人生路越走越寬廣,從而愛上旅遊,追逐夢幻,體驗到「人生如旅行」「一切的追尋只能在過程中找到快樂」。 自序---在戲院裡找到自我 第一章 「劇場」的由來與發展 1. 西洋劇場來自古希臘 2. 文藝復興時期的劇場 3. 19到20世紀的劇

場形式 第二章 西方娛樂文明的到來 1.台北城的最早戲院 2.電影的傳入 第三章 豪華歐化劇場的年代 1.豪華戲院的特色 2.豪華戲院的代表 第一劇場(台北,西元1935年) 國際館 (台北,西元1935年) 大世界館(台北,西元1935年) 台灣劇場(台北,西元1935年) 公會堂 (台北,西元1936年) 有樂館 (新竹,西元1933年) 娛樂館 (台中,西元1931年) 金●館 (高雄,西元1934年) 高雄劇場(高雄,西元1931年) 3.世界唯一實驗風格---台灣劇場的建築 4.日治時期台灣戲院總調查 第四章 戰後初期的台灣戲院 1.舊台幣時期的戲院經營 2.戰後

的娛樂事業發展 第五章 映演事業的黃金年代(1950---1979) 1.1950、1960年代的戲院經營 2.中國劇運在台灣戲院 3.1970年代的電影秩序 第六章 映演事業的衰落 1.戲院業的改革 2.小戲院是發展趨勢 3.錄影帶時代的來臨 第七章 十個保存完整的老戲院 1.國民大戲院 (新竹) 2.電姬館 (台南麻豆) 3.西螺座 (雲林西螺) 4.北港劇場 (雲林北港) 5.榮昌座 (嘉義朴子) 6.昇平座 (台北九份) 7.大舞台戲院 (高雄市) 8.內灣戲院 (新竹內灣) 9.萬代福影城 (Wonderful Cinemas) 10.日

新大戲院(台中) 第八章 老戲院小結語 1. 戲院歷史見證了娛樂發展 2. 戲院等同電影院的年代 3. 國片沒落,戲院衰落 附錄: 台灣電影史及戲院發展史重要記事

日新大戲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剛入圍金鐘女主角的柯佳嬿擔任女影大使
出道逾十年的柯佳嬿一直在面對的課題是...

2016女性影展【雙線敘事】
10/13~23 台北光點華山
10/20~23 台中日日新大戲院

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

為了解決日新大戲院的問題,作者楊菀喻 這樣論述: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題目:李安電影中的性別形象 研究生:楊菀喻 指導教授:陳俊榮博士 論文研究摘要: 本論文採取的是由「作者論」的研究途徑,並從佛洛伊德(Sigmond Frued)的精神分析(psycoanalysis)理論與榮格(C.G. Jung)的女性潛影理論入手。以李安現有的有關性別議題的電影作為分類的基礎,先採取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的方式進行深入的探討,再詳細收集其與電影相關的週邊資料,包括影評、雜

誌、論文、期刊或書報,作為研究的佐證。 在資料來源方面,本論文主要以張靚蓓訪問李安本人所寫成的《十年一覺電影夢》﹙由時報公司所出版﹚為主,並參酌中西討論性別及性別形象相關的書籍、期刊論文、電子報、線上網路文章和李安電影的影音光碟,融合佛洛依德的童年期經驗說、「弒父奪母」情結理論、榮格的「女性潛影」學說……,輔以鄒明儒的《李安電影研究》做為參考的主要文獻與理論。 在研究內容方面,主要以社會性別的角度為討論的依據,在李安電影中涉及性別的議題有七部。首先,討論傳統父權形象,最具代表的是「父親三部曲」中的三位父親(事實上領銜主演的是同一位),以及《冰風暴》中「

壞」形象的父親,這四部影片中的男主人翁在李安的構圖,人物的形象生動鮮明,跳躍於電影布幔上,呼之欲出是典型男性形象的代表;不論是《推手》中的跆拳道師父老朱,抑是《喜宴》中的高師長,或是《飲食男女》中的廚師老朱……各個活靈活現在郎雄的詮釋下入木三分﹔而三部曲之外的《冰風暴》中的班‧胡佛,則演活了劇中那位「慾火」焚身的中年男子。其次,在女性形象方面,在「三部曲」中,洋媳婦瑪莎、假媳婦威威與二女兒家蒨都是適當的人選,她們在螢光幕上的鮮明形象,超越了傳統女性是弱者、依附在男性身邊的附屬品的藩籬,為自己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天空。其他,像《理性與感性》的瑪麗安和艾蓮娜,她們在經歷一場「情色風暴」後,均找到了自己

的真愛,更是值得祝福的兩對佳偶。至於,《臥虎藏龍》與《綠巨人浩克》中的男女主人翁,雖不屬於「好萊塢式」完美的結局,然而其中《臥》片裡的玉嬌龍陽剛而愛恨分明的形象塑造,已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堪稱李安作品中的代表性手筆。李安在電影中塑造男女性別形象,可謂個個突出,值得一一分析。 最後,本論文的研究結果發現李安已完成的八部作品中,除了與《魔鬼共騎》之外,其他七部的確呈現有明顯的性別形象,而《臥》片更是源自李安個人的女性潛影, 這可從榮格的理論進一步分析。 關鍵字:李安、性別、父親形象、女性形象、弒母戀父情結、女性潛影

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

為了解決日新大戲院的問題,作者陳毓奇 這樣論述:

摘 要 本文嘗試以社會學的視角來凝視一般民眾習以為常的「看電影」行為,並將「看電影」視為一個社會過程,提出「到電影院去」、「在電影(廳)院中」以及「在電影和電影院之外」三種時空堆疊的情境,藉著勾勒不同世代的觀影行為,具體掌握「看電影」作為一個社會現象的歷史流變意義。 從鉅觀面的分析中,先分三個時期介紹整個大台北地區電影院業及民眾觀影文化和觀影場所的變遷:電影在日治時期傳入後隨即蓬勃發展,民眾無形中養成看電影的習慣,而專映電影的豪華劇場、辯士和殖民地的特殊背景都是本時期的特色;光復後前五十年除初期社會混亂和觀影文化在城鄉間不

同的發展,電影和電影院業大致呈穩定成長的趨勢;一九九五年至今電影院業的變化則最為劇烈,不僅是「看電影」的外在場所設備在改變,「看電影」的內在觀念也在改變。 自第三章開始,則從觀眾到電影院「看電影」的過程,以微視觀點檢視過程中每一階段的變化。在進入電影院之前,消費者是「看電影」過程的主角,可以做一連串選擇的主角;在第四章中,「看電影」過程則是以電影院業者為主導的階段。包括電影開演前的一連串活動、電影院建築和硬體設備的演進及在電影院中的特殊規定與人際間互動。消費者只能被動的接受其所提供的整套商業活動、被「規訓」或是作為下一次選擇電影或電影院時的參考;而第五章的主軸則在於

「不知不覺」。從不是在電影院看的「電影」、不放電影時的電影院、食的問題、地理位置和交通問題到電影的周邊商品和電影院附近商圈型態都在改變。這樣的變化之所以令人訝異,其實正是電影院作為一個在黑暗中才能發揮其功能的放映場所的特色,本章即透過文獻和訪談,試圖重現並解釋這些不經意消失、改變的事件。透過此三個過程的討論,歸結出「看電影」過程各階段的意義變遷,以及電影發明、傳入台灣一個世紀之後,電影文化在此地的特殊性。 總體而言,本文是以深度訪談、二手文獻整理和筆者個人經驗來進行研究,試圖建構「看電影」過程的時代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