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地政事務所搬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你的房子結構安全嗎?――地震不用怕!專業技師教你安心購屋100問也說明:檢測結果若不幸中獎,又無能力搬遷或拆除,年劑量大於五毫西弗者,可免徵房屋稅; ... 原能會依法造冊函送當地地政事務所建檔備案,或是上原子能委員會網站查詢, ...

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薛琴所指導 王靜秋的 台灣地區古蹟保存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以新竹市為例(1982-2001) (2006),提出淡水地政事務所搬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政策、保存意識、近年來、歷程、古蹟、文化資產、近代歷史建築。

最後網站淡水區市民聯合服務中心成立陳玉婷則補充:... 淡水區市民聯合服務中心」,淡水市民聯合服務中心整合七處機關,提供「七合一」便民服務,由戶政事務所、地政事務所與稅捐稽徵處三機關先搬遷,其餘淡水區公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淡水地政事務所搬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地區古蹟保存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以新竹市為例(1982-2001)

為了解決淡水地政事務所搬遷的問題,作者王靜秋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古蹟保存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以新竹市為例(1982-2001)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研究生:王靜秋指導教授:薛琴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新竹市古蹟保存相關的議題在「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發展過程中與內、外在環境所產生的互動關係作為探討核心。從法令、制度及執行三個面向切入,用以了解民國70年代及80年代期間台灣地區古蹟保存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其內涵包括國家與地方政府推動古蹟保存的發展歷程,同時觀察民間參與對於新竹市古蹟保存的影響。並選取代表性個案,貼近事件微觀公、私部門,或公部門中不同單位對古蹟保存的期待與作法。企圖歸納影響古蹟保存意識形成與發展的內、外在因素,並

提出未來政府部門執行古蹟保存與在發展的建議。本論文共五章,其內容摘要如下: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新竹市市街發展及古蹟保存的回顧第三章 從摸索到創制 民國71年-78年第四章 從醞釀到實踐 民國79年-90年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發現新竹市古蹟保存發展歷程中里程碑分別是在:民國74年(1985)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發布實施,內政部公告確立古蹟名單,古蹟保存進入創制期;民國83年(1994)受到行政院文建會全國文藝季轉型及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影響,文化部門在活動策劃執行過程中,匯集地方文化資源,醞釀地方主體意識,開創近代公共建築再利用新領域;民國88年(1999)行政院經建會推動「創

造城鄉新風貌計畫」,竹塹舊城歷史風貌更新計劃順利與中央政策接軌,得到實踐的機會。新竹市古蹟保存因而有不同格局的發展。同時也充分顯示台灣地區古蹟保存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的三個重要轉折點,皆受到國家政策影響,與整體政經文化環境密不可分。 民國89年我國實施地方制度後,古蹟保存屬於地方自治事項,中央的補助逐年減少,古蹟保存勢必和其他政治治理競爭。然而,古蹟保存事涉歷史傳承卻非關民生,如何能在眾多民生基本需求中突破重圍,得到政治菁英的認同與積極作為,有賴文化及都市計劃部門提出願景,除了活化再利用找出古蹟保存的利基之外,更需要將都市保育觀念的導入,避免進步狂熱者在文化環境敏感地區積極開發,以緩解古蹟雖

然指定保存卻被孤立的邊緣化危機。關鍵字:文化資產、古蹟、近代歷史建築、保存意識、公共政策、歷程、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