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長期照顧(第七版) 和unknow的 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前言 - 康復之友聯盟也說明:(7) 年齡:一般而言,社區復健中心收案的範圍在18~65 歲之間,但 ... 費、雜費則依各縣市衛生局訂定的精神復健機構收費標準收費,詳. 情請洽詢各社區復健中心或各縣市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新學林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王美華所指導 陳昕彤的 耳穴按壓對腦中風病人焦慮、憂鬱及心率變異度改善之成效 (2021),提出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耳穴按壓、焦慮、憂鬱、心率變異度、自律神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劉玟宜所指導 邱金快的 社區各照護模式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需求及比較 (2021),提出因為有 社區思覺失調症、需求、居家治療、日間留院、門診、社區復健中心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解答。

最後網站社區復健中心服務對精神分裂症病患則補充:30日以上社區復健中心治療的個案203人,及僅接受精神科門診追蹤之1631人為研究對象。 ... 付標準規定,對於目前社區復健個案,收. 案、結案時分別評估,收案期間每3個月應.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期照顧(第七版)

為了解決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長期照顧是一種專業間協力合作(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的專業,涵蓋層面廣泛。本書由十八位在長期照顧領域學養深厚,且教學、實務經驗豐富的教授、學者們合力編寫,為國內大專醫護相關科系長期照顧課程以及長照人力培訓課程,提供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的教科書。      全書分為19章,第1、2章先闡明長期照顧的緣由、定義、理念、目標,以及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為讀者研讀本書奠定基本的背景知識;第3章到第6章依序介紹長期照顧的政策與法規、專業團隊、醫療資源整合、需求評估等概念;第7章到第10章分別介紹居家式、社區式、機構住宿式等三種長照服務模式,以及家庭主要照顧者

的需求與資源;第11章到第12章則講述個案管理應用、出院準備服務計畫等長照服務的管理層面;第13章到第16章分別介紹長期照顧的品質管制、機構管理、財務管理及評值;第17章到第19章分別介紹應用於長期照顧的輔具、長期照顧的倫理與法律及老人長期照顧的相關議題。書末附錄長期照顧相關法規與實用表單。各章以心智圖開始,引導讀者掌握學習重點。      長期照顧服務法已於2015年5月15日已三讀通過,應許了長期照顧保險即將在台灣施行。對於長期照顧多加認識,也成為社會大眾的重要課題。本書內容完整、豐富,是一本完整瞭解長期照顧的寶典。作者更盼本書的問世,能引領大家對長期照顧有更明確的視野,繼而奉獻作者之個人

所長,專業間協力合作,攜手共創台灣長期照顧的未來。      第七版依長期照顧學理與實務的最新發展,以及內政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資料,更新修訂各章內容與數據,期使讀者能掌握長期照護服務模式的最新資訊,並將原本在「長期照顧模式」一章中的「居家式長期照顧服務」、「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住宿式長期照顧服務」三節改為各自單獨一章。      各章章末習題有選擇題與問答題,選擇題隨書提供答案,問答題為開放討論的問題,不提供解答。

耳穴按壓對腦中風病人焦慮、憂鬱及心率變異度改善之成效

為了解決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作者陳昕彤 這樣論述: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人會因為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是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腦中風後的憂鬱感受約佔中風病人20-60%,中風的嚴重度、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程度與憂鬱呈現正相關,中風後憂鬱會影響復健動機及延遲功能恢復。急性腦中風後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心率變異度下降,進而導致急性神經功能惡化和心血管併發症風險,會增加腦中風病患死亡率增。目前已有許多以類實驗性研究設計進行的實證性的研究支持耳穴按壓能增加副交感神經活性及降低憂鬱程度。本研究採隨機對照研究設計,於北部某醫學中心進行資料收集,共收案62位,所得資料以SPSS 20.0統計軟體進行統整與分析,以次數、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卡方檢定、獨立樣本

t、Pearson’s correlation及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 來進行檢定。依據文獻統整後,選穴耳神門、心穴、肝穴、內分泌、交感及皮質下,進行四週的耳穴按壓後,可明顯降低腦中風病人的焦慮憂鬱程度,及改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活性。

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

為了解決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醫療團隊必須合作才能有效率地解決患者病痛,就像手術房內的場景能充分展現有默契的醫療行為!此刻,落實分級醫療及向民眾推動社區厝邊好醫師的觀念,更是台灣醫療改革的里程碑。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亮點,它是所有醫界夥伴們付出心力提供民眾優質醫療服務所營造出的成就,我們在這土地的人民要共同珍惜這資源!   健保署以病人最大利益為價值理念,為了減少病人的重複檢驗檢查、避免重複用藥,規劃「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以加速醫療改革。期待能為所有的醫療人員重塑快樂友善的醫療工作環境,遠離一再惡化的醫療糾紛夢魘!   健保改革日記勾勒了健保署近三年來的各項業務精進改革內容,就像駕駛破冰船

來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相互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  

社區各照護模式思覺失調症病人的需求及比較

為了解決社區復健中心收案標準的問題,作者邱金快 這樣論述:

精神病人出院返回社區生活,存有許多障礙與問題,國衛院論壇以「精神病人社區照護需求探討及評估」為主題,提出建構以「復元」為導向之社區精神醫療照顧系統,並調查社區精神病人需求包括心理困擾、金錢、精神症狀、身體健康、社會福利與社交人際關係等多元需求。社區精神病人以診斷思覺失調症佔75-95%之比例最多;病人需求隨著個人及疾病特質不同而相異。因此,瞭解並比較社區不同照護模式思覺失調病人之需求,有助精神衛生照護體系滿足其照護需求,進而協助其復元。 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設計(cross-sectional design),收案對象為社區思覺失調症病人,收案地點在北區某精神專科教學醫院之居家治

療、日間留院、社區復健中心及門診等不同照護模式。研究工具包括人口學基本資料、社區精神病人需求評估量表及簡短精神症狀量表,以皮爾森相關係數、變異數分析及單變項廻歸分析及多變項複廻歸分析,比較不同照護模式需求並探討需求之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共收案200位社區思覺失調症病人,平均需求項目達7.5項。22項需求頻率及(需求分數)最高前五項依序為:家庭壓力調適53%(Mean = 0.63, SD = 0.73)、精神症狀及治療53%(Mean = 0.55, SD = 0.59)、心理困擾 45.5%(Mean = 0.53, SD = 0.67)、家庭溝通與互動35.5% (Mean = 0.4

4 , SD = 0.64)、改變動機 33.5 %(Mean = 0.36, SD = 0.57)。四種照護模式之病人需求總分由高至低分依序為: 1.居家治療、2.日間留院、3.門診、4.社區復健中心。教育程度國中(含)以下、離婚、無業及有身體疾病者之需求顯著較高。疾病狀況之精神症狀與需求呈顯著正相關,發病時間、身心障礙等級及精神科住院次數及不同照護模式則與需求無顯著相關。多變項複廻歸分析結果顯示病人婚姻、職業、家庭總收入、保險、身體疾病、精神症狀與需求有顯著影響。 本研究發現社區思覺失調症病人有家庭調適溝通、精神症狀及治療、心理困擾及改變動機之多面向高度照護需求,以居家治療之病人需求最

高,社區復健中心病人需求最低。建議社區精神衛生照護需教導社區思覺失調症病人與其家庭成員相處技巧及家庭壓力調適技能,應將主要照顧者列入照護計畫,以滿足社區思覺失調症病人需求,進而促進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