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毓良寫的 台灣在民國:1945~1949年中國大陸期刊與雜誌的台灣報導 和菲利普.哈特菲爾德的 冰層裡的航線:探險家與掠奪者的千年北極史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市立圖書館全球資訊網-最新消息-最新活動也說明:輔仁大學 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副主任朱珈儒強調,該中心自2006年成立,從剛開始輔大學生到偏鄉(台東、桃園縣復興鄉)寒暑假學習營隊,不斷擴大與全國20多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麥浩斯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衣若蘭、廖咸惠所指導 林純的 性別、家庭與權力:清代女主人與婢女的互動 (2021),提出輔大圖書館館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清代、女主人、婢女、家庭、性別、階級、身份、權力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劉季倫、孫慧敏所指導 張志誠的 舒新城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生涯(1920-1954) (2021),提出因為有 中華書局、舒新城、出版史、經營史、出版工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輔大圖書館館藏的解答。

最後網站館藏發展政策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圖書資訊處則補充:民國93年12月13日草擬民國94年9月7日94學年度第一學期館務會議通過民國105年5月2日圖書館館務會議修訂民國106年4月28日105學年度第2學期圖書資訊處處務會議修訂通過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輔大圖書館館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在民國:1945~1949年中國大陸期刊與雜誌的台灣報導

為了解決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作者許毓良 這樣論述:

台灣戰後關鍵四年,從進步島嶼到絕望深淵。 「中華民國」人如何看待台灣? 台灣如何透過中華民國的角度看見自己?   ※關於本書   台灣地處亞洲的邊陲島嶼,卻又身陷地緣政治的風暴中心,在世界舞台的競逐中,無法避免地遭遇數次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以及封建官僚的掠奪榨取,而始終處於複雜的歷史脈絡與認同混亂中。戰後台灣進入了現代史上最關鍵的四年──1945年至1949年,台灣處於二次大戰後的國際情勢,以及中國內戰、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權敗退來台的夾縫中,猶如一艘太平洋上遭逢狂風暴雨的孤舟,已無法回頭,卻仍不知彼岸在何方。   在這樣曖昧的時間點,「中華民國」如何認識、理解曾為日本殖民地的隔海

島嶼?短短四年間,從「光復」到敗退,這些片面理解台灣歷史,對台灣社會的想像,將台灣視為「歷史以來的迷惑者」、「太平洋戰略的美女」的別稱,如何形成錯綜複雜的歷史,深刻影響至今?   本書作者許毓良為台灣少數專精中國所藏相關台灣史料的學者之一,以過往因反共氛圍而被忽略的中國雜誌、期刊史料為範圍,從中進行1945至1949年間台灣相關報導的史料挖掘與研究,試圖從「中華民國」視角來探討戰後初期的台灣,雜誌、期刊相較於報紙新聞,更具有分析、評論與批判的特性,進一步剖析歸納出當時中華民國──中國知識分子對於台灣的好奇與想像。   本書以戰後四年間,中國的雜誌、期刊對台灣的報導為本,其來源遍及中國各主要

城市,內容可分成政治、社會、經濟、旅遊四類主題,可見當時中國各地的雜誌期刊,對於台灣有相當豐富的觀察與解讀,甚至對國民黨在台灣的施政,引發二二八事件也有不少詮釋與批判,全書縝密爬梳史料後,將描述出一段在海峽之間激盪洶湧的戰後台灣史。 本書特點   一、蒐集中國1400餘篇雜誌、期刊與98張圖片的龐雜史料,首次浮出水面讓世人看見的另類台灣史觀。   二、以戰後時期的「中華民國」視角來觀看台灣,全書呈現輕鬆且故事性濃厚的台灣圖像,能夠重新認識混沌不明的戰後台灣。   三、集結1945至1949年間台灣的政治事件、社會脈動、經濟產業、旅遊景點等珍貴資訊,具有深入淺出的觀點與解讀。 名家推薦

  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秘書長) 專文推薦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維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性別、家庭與權力:清代女主人與婢女的互動

為了解決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作者林純 這樣論述:

本文利用傳統文獻與閨秀文學,從女性視角出發,探討清代女主人與婢女在家庭場域的互動。藉由女主人與婢女這一對同為女性、具有階級與身份差異、但又同處同一家庭領域且互動緊密的人際關係,分析主婢關係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與家庭的連結。一方面挖掘以往主婢研究中缺乏的女性主體性、女性經驗與女性能動性,並豐富家庭女性權力關係的面貌;另一方面感知這種主婢互動面貌與權力關係的形成過程,即社會文化對個人的影響與塑造,以及個人對社會文化的回應。清代律法、家訓和女教書構築了規範女主人和婢女生活的法律與禮教環境。受清政府嚴格維護階級界限、穩定社會秩序等政治需求驅動,和儒家性別道德規範和家庭理念等影響,女主人與婢女需遵循以

父家長為權力核心的規範,在男權中心主義主導下形成了「男主人>(大於)女主人>(大於)婢女」的權力分佈格局。本文以閨秀徐葉昭為例,針對男主人納婢一事上,闡釋其對男主人、女主人與婢女三者角色的獨到見解,包含對階級、性別與家庭倫理關係的看法:主婢權力關係中,強調婚禮正當性與女貞的重要性,提升主母管教婢女的話語權,甚至超過男主人;夫妻倫理中,妻子並非完全從夫,可以遵照賢妻助丈的倫理,勸誡丈夫不合禮的行為。徐葉昭的論述與構想雖有關懷婢女之處,但思想本質仍是遵循男性中心傳統,且要求婢女服務於主人及背後精英階層的利益與道德價值理念。主婢日常生活圖景,呈現出主婢關係具有「女性情誼」與「女性權力關係」的一體兩面

。主婢親密情誼,乃雙方意識到身份階層結構和父權中心性別體制加諸於對方的壓力,並利用自身階級和性別的資源關懷對方。如女主人對婢女的關懷與調教,婢女則協助女主人踐行妻、婦和母等家庭角色義務。主婢情誼展示了傳統視角未及或警惕的一面,展示了女性主體性與能動性對體制的反映與作用。同時,在清代警惕階級界限破防跟菁英主導意識的影響下,加上法律道德對主母權威、恩情跟忠僕形象的塑造,主婢情誼之下也透露出具備身份隔閡與身份剝削性質的權力關係。女主人教導婢女或表達情感時,表現出上層女性和女主人的威嚴和體面,和明顯的階級和親緣差距意識。而婢女受制於道德考驗、法律風險和社會性別環境施於己身的壓力,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女主人

的剝削,甚至表現出過度奉獻與自我犧牲精神,體現了強烈依附於女主人的自我認同。清代女主人與婢女的互動,展示了現實與理想秩序之間的微妙落差,這是個體力量與社會制度之間的交涉和較量的結果。儘管女主人與婢女都有在社會體制內靈活創造獨特女性文化的一面,但是時代意識與氛圍的深遠滲透,令她們也主動或被動地對儒家傳統身份秩序與性別秩序表示認同和擁護。

冰層裡的航線:探險家與掠奪者的千年北極史詩

為了解決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作者菲利普.哈特菲爾德 這樣論述:

全方位匯集歷史、文化、地理脈絡的第一本北極史尋覓最偉大的航道,穿越最神祕的冰封世界120張珍貴地圖與素描圖片,帶你進入北極的探險世界【冰層融化之際,最偉大的神祕航道終於現身】北極,這個冰封之地長久以來引人好奇,卻又如此難以接近。從希臘時代的傳說到10世紀維京人的殖民,北極事實上卻從未與世隔絕,也並非杳無人煙,甚至蘊含了豐富的人類文化遺產。但在歷史上,不管是資源爭奪戰或是環境議題關注,北極卻總是成為人類良心與正義對抗的前線。在一次次取道北極「偉大航道」的搜尋,背後其實充滿了各種經濟與政治上的野心,透露出人類的貪婪、野心與衝突。從15世紀開始,在海權擴張的政治與經濟需求之下,尋

找北極航道成為無數航海家和探險家生命中最偉大的目標與挑戰。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西北航道」與「東北航道」兩條北極航道,被認為是連結歐美與東亞的最快速路徑,但因為幾乎終年冰鎖於氣候險峻的厚厚海冰之間,而成為一條「傳說中的航道」。20世紀之前所有的北極探險家均以失敗告終,甚至葬身冰海,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1845年由富蘭克林率領的「幽冥號」與「驚恐號」的探險隊失蹤事件。【資源掠奪的極北戰場】2014年,消失了近170年的這兩艘船終於在加拿大海域現身,加上由於地球暖化,北極海面的冰層急速消失,兩條北極航線陸續成功通航,甚至科學家預言2050年北極航道將可商業通航,於是這一切種種重新燃起了一

場關於資源、運輸貿易、戰略位置的北極海權之爭。本書透過地形景觀、地圖、探險家的日誌和歷史照片,詳述這些尋找北極航道的過程之中,背後的歷史脈絡,以及探險活動的諸多無心卻影響深遠的成就。循著主要北極旅程的路線,包括馬丁.弗羅比舍、亨利.哈德遜和約翰.富蘭克林等偉大探險家的遠征,作者也深入探討這些侵入行動對北方眾多的原住民族群造成的影響,揭開這些受到歐美探險活動影響下的現代極地世界面貌。在氣候變遷對這個神祕地區的居民和生態造成嚴重威脅之際,本書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思索人類與北極的關係。「《冰層裡的航線》述說了許多精彩的故事……有些令人敬佩……有些激起憐憫與同情……哈特菲爾德參考了歷史文物、圖像、地

圖、書籍等豐富的遺產,多數來自大英圖書館的館藏,包含一些確實很棒的內容。」──瓊.萊特,《地學雜誌》「在此之前,從未有一本書把這冰凍地帶的歷史、文化和地理層面全都統整起來。」──《北極書評》「繪畫、素描、照片和地圖用文字無法做到的方式,將這段歷史賦予生命。單憑這個理由,就讓本書成為每一位北極愛好者的必備讀物。」──《阿拉斯加新聞快報》

舒新城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生涯(1920-1954)

為了解決輔大圖書館館藏的問題,作者張志誠 這樣論述:

本文以中華書局編譯所長舒新城的日記,探討中華書局自1920年代至1954年成為公私合營企業以前的經營史。前人研究大多聚焦於近代中國大型出版社如何從19世紀末逐漸萌芽,到了1920年代趨於繁盛的過程。至於1930年代以後,出版社如何在接踵而來的經濟大蕭條、中日戰爭、國共內戰以及中共社會主義改造下維持運作,則較少受到關注。本文將重心放在1930年代前後出版業的經營逐漸由盛轉衰的過程,發現經濟上的波動與戰爭的破壞,不僅降低民眾購書意願,還造成了書籍印刷與批銷的困難。經營上屢遭挫折的出版社,面對政治權力的步步進逼,不得不選擇配合,換取維持運作的資源。最終在中共統治下,仰賴政府已久的出版業者,只能拱手

將經營權讓予政府,成為國家傳播政治思想的工具。舒新城作為這段期間重要的參與者,積極地替中華書局網羅新稿件,協助內部經營管理,必要時還擔任代表和同業或政治勢力相周旋,可說是在動盪時期,推動中華書局運作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