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紅單管理機制過初審| 蘋果新聞網| 蘋果日報也說明:實價登錄 2.0溯及既往完整揭露門牌地號 ... 成交案件的門牌、地號必須完整揭露,並溯及已揭露案件;同時建立紅單管理機制,未來銷售預售屋或委託不動產 ...

國立中正大學 會計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黃劭彥所指導 鄒濬豪的 房地合一稅2.0修法後之影響 (2021),提出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房地合一2.0、所得稅、稅額試算、房地新舊法比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會計資訊系 林靜香所指導 黃琪雯的 預售屋轉售交易適用房地合一所得稅爭議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預售屋、房地合一2.0、非自願性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的解答。

最後網站實價登錄2.0 房價揭露至門牌 - 中華日報則補充:三讀條文明定,成交案件的門牌、地號要完整揭露,並溯及到已揭露的案件, ... 而為讓地方主管機關掌握預售屋銷售行為,落實銷售預售屋申報登錄制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房地合一稅2.0修法後之影響

為了解決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的問題,作者鄒濬豪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透過回顧分析房地合一稅制從2017年1月1日實施後至修法前對房價所造成改變以及整理學者們對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研究探討,據以分析2021年7月1日房地合一2.0之修訂後內容是否能達到立法目的有效抑制房價之前提守護了人民居住的權益,讓不動產不再是投資牟利之商品,而是培育下一代之搖籃。  在文中提出四點修法後將面臨到的問題並提出相對應因應措施,且透過範例方式對修法前後導致稅負上的差異數加以試算,並對此提出稅務規劃方向,希望能給不動產持有者提供較全面的稅務資訊,據以做出適當的資產配置規劃。關鍵字:房地合一2.0、所得稅、稅額試算、房地新舊法比較

預售屋轉售交易適用房地合一所得稅爭議之探討

為了解決預售屋實價登錄溯及既往的問題,作者黃琪雯 這樣論述:

以往預售屋交易不論利得或損失皆併入綜合所得稅中的財產交易所得中計算,惟自2021年7月1日實施「房地合一2.0」,將預售屋納入課稅範圍。將預售屋納入課稅範圍應視同成屋比照辦理,國稅局卻將其持有期間和成屋持有期間拆算,因此購買預售屋自住者需持有約八至十年以上將該屋出售才能避免課重稅。由於預售屋建造期間長,在建過程中若是自住者因發生「非自願性因素」非但不能比照成屋享有20%的優惠稅率,還需被課以35%~45%之重稅,而顯失公平。目前關於預售屋適用「非自願性因素」在實務上尚未有相關判例,因此本文以模擬案例的方式來計算,並給予修法建議。本文認為若原購買預售屋後交屋並設籍自住的房屋,應將持有期間,修正

為從預售屋起造後持有連同成屋時期合併計算,並且重新擬定合併後的持有期間適用之稅率計算。而且在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下,當履約困難時,應將預售屋轉售的情況也視同成屋一併適用「非自願性因素」的條件,給予20%的優惠利率,才能避免打擊力道過於強大,降低一般自住者的負擔,避免影響人民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