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112 年度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衛生福利部也說明:二新設立或停業後復業,尚未接受評鑑,自開業或復業之日起至111年5月31日止滿1年者。 104 年度產後護理之家感染管制查核基準、說明、評分標準及評量共識註:檢閱文件以查核 ...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健康管理組碩士在職專班 李麗君所指導 李容雙的 探討產後護理機構人員人格特質、問題解決能力與機構火災緊急應變行為之關係 (2021),提出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格特質、問題解決能力、火災緊急應變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護理研究所 馮容莊、穆佩芬所指導 盧貞因的 產後護理之家新生兒感染相關因素探討-以新竹市某產後護理之家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產後護理之家、新生兒感染的重點而找出了 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的解答。

最後網站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 產後護理全指南》月嫂、月子 ...則補充: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 產後護理全指南》月嫂、月子中心哪個好?飲食、運動建議62k6p · 產後護理之家設置標準. 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專區- 護理及健康照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產後護理機構人員人格特質、問題解決能力與機構火災緊急應變行為之關係

為了解決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的問題,作者李容雙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產後護理機構因應社會需求快速增加。護理機構近年來接連發生重大火災,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護理機構工作人員火災時正確的判斷與應變措施對火災的影響有絕對的關係。故而探究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火災緊急應變行為刻不容緩。然過去對於探討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火災緊急應變行為的研究付之闕如。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人格特質、問題解決能力與火災緊急應變行為的關係。研究方法:採用橫斷式研究設計和立意取樣的方法,研究對象為台灣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採網路結構式問卷調查方法。於2021年6月18日至2021年10月31日進行網路問卷資料收集。共計171位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參與本研究,1

69人完成完整資料調查。研究工具包括人格特質量表、問題解決能力量表、火災緊急應變行為量表與基本屬性問卷。資料分析方法使用 SPSS 21.0進行描述性及相關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研究對象人格特質傾向於「和善性」、「嚴謹性」,研究對象的問題解決能力(Mean ± SD = 89.5 ± 16.1)、火災緊急應變行為(Mean ± SD = 98.3 ± 6.7)得分高。影響研究對象火災緊急應變行為之因素包括工作年資(t = 3.31, p = .022)、主動參加消防教育訓練課程(t = 3.08, p = .003)與緊急應變災害演習或桌上演練(t = 2.69, p = .011)、平時會注

意各種火災發生的可能性(t = 2.14, p = .034)、問題解決能力(r = -.390,p = .000)與火災緊急應變行為呈正相關;人格特質以傾向開放性(r = .262, p = .001)、嚴謹性(r = .235, p = .002)人格特質者與火災緊急應變行為呈中度正相關。研究結論:1.本研究發展的火災緊急應變行為量表有良好信效度,可作為產後護理機構測量工作人員的火災緊急應變行為良好工具。2.產後護理機構管理者在人員火災緊急應變訓練課程設計與任務安排時應考量工作人員人格特質與問題解決能力。3.工作年資3-5年者、問題解決能力較佳者為可做為火災緊急應變計畫種子人員。4.建議未

來研究可以質性研究進一步瞭解產後護理機構人員火災緊急應變行為。並可探討不同地區、經營型態的產後護理機構工作人員火災緊急應變行為的差異。

產後護理之家新生兒感染相關因素探討-以新竹市某產後護理之家為例

為了解決112年產後護理之家評鑑基準的問題,作者盧貞因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根據內政部統計處出生人數的資料中可以看到104-106年新生兒出生人數持續逐年下降,因此新生兒的健康情形更需要得到重視。母親在孕期受到感染,經由接觸感染的產道或通過母乳哺餵可能導致新生兒感染疾病,也可能接觸醫療從業人員和醫院環境。照護人員洗手方式不當可造成手、奶瓶與奶嘴造成交互感染。臺灣位處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一年四季無明顯感染高峰期,然而對於新生兒呼吸系統可能有致命性影響。國人選擇至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已蔚為風潮,在這其中隱藏的新生兒健康問題更不能忽視。研究目的:(1)探討新生兒的基本屬性和醫療照護與新生兒感染疾病種類是否有相關性、(2)探討感染新生兒之母親基

本屬性和醫療照護與新生兒感染疾病種類是否有相關性、(3)探討照護人員的基本屬性和專業技術與新生兒感染是否有相關性、(4)探討新生兒感染疾病種類之影響因子。研究方法與工具:本研究為病歷回溯性研究(Chart Review),於新竹市某產後護理之家,收集104年到106年病歷資料,查閱112份感染新生兒病歷,有73位新生兒、感染新生兒之母親與52位照護人員進入分析。研究工具是自擬的『研究參與者醫療資料收集表』,資料採編碼方式處理。資料分析採用R語言進行,以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1)新生兒 出生體重與其受到感染的相關性較高 為顯著相關。 (2)母親方面的因素:感染新生兒之母親有懷孕合併

症與自然生產的新生兒易受到感染有其相關性 ,13位母親有懷孕合併症與50位母親採自然產。(3)照護人員方面的因素:結膜炎感染、鵝口瘡感染與新生兒共病中照護人員的洗手技術正確率與疾病感染有相關性。臨床結論與實務應用:照護人員衛教產前孕婦當產檢有異常時,與產科醫生進行醫療處置。低出生體重兒(≤2500g)入住後,監測感染新生兒的異常生命徵象與感染症狀,立即做出相符合的醫療建議與措施。對照護人員對於感控措施的教育訓練與臨床實務操作稽核,落實感染新生兒的病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