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農會門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高雄農遊券- 合作業者、店家清單 - 隨手記錄也說明:梓官區漁會門市展售中心, 高雄市梓官區漁港二路32號, 07-6177161 ... 高雄市鳳山區農會供銷部, 高雄市鳳山區高雄市鳳山區民興路80號, (07)7462685.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戴寶村所指導 林哲安的 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 (2011),提出鳳山農會門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花生、花生油、油車行、煤油、煙草、改良事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潘朝陽所指導 黃素真的 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2008),提出因為有 邊陲社會、地方、地方性、大坪頂、許廷瑄、慚愧祖師、凍頂烏龍茶、演習林的重點而找出了 鳳山農會門市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農會粗鹽」懶人包資訊整理(1)則補充:二、, 農會超市. , 標題: 請問高雄鳳山五甲哪裡有賣一袋50kg的粗鹽發問: 急~~~可以麻煩... 市五甲一路453號/07-7552192 上列為粗鹽大包裝銷售店家,或當地農會 ..., (1)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鳳山農會門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

為了解決鳳山農會門市的問題,作者林哲安 這樣論述:

本文以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情形為論述核心,希望藉由該產業的探討,試圖挖掘以往臺灣產業史研究較少觸及的榨油產業史。首先探討清代臺灣花生油生產體系的建立以及其與漢人經濟活動間之關係。研究顯示花生油從18世紀中葉以降,便成為臺灣除米、糖、藍靛等產業外之出口大宗,但開港通商後因煤油、鴉片大量輸入,促使花生油市場呈現萎縮、以及島內需求量成長的情形。另外,比較臺灣與中國大陸間日常生活用油的原料來源後,可發現臺灣可能為清帝國治理下,最早多元、普遍運用花生油的區域。 日治時期以後,花生雖不若米、糖等物產受到官方重視,但有見於花生為臺灣人普遍消費的嗜好食物、製油原料,加以煙草專賣治的

施行、以及19世紀末歐美科學家發現花生油的多樣化用途。官方也嘗試提昇臺灣花生整體產量、榨油效率。以中央農業機關為主、地方農業試驗場為輔的官方部門,仍啟動相關調查事業與增產計畫。當中包括品種、耕種技術的改良方部分。雖使得臺灣花生於產質方面出現增長,但如觀察明治末期至大正初年花生、甘蔗爭地的情形,可發現花生得以持續增產,並非官方單向之功勞,農民自主性選擇亦為重要因素。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臺灣花生增產計畫的實行,官方於調查事業的成就,遠勝於改良計劃的結果。 榨油技術亦同,礙於花生原料供應、榨油時節限制等因素,加以新舊榨油設備於整體產能上並無甚大差異,造成新式榨油設備未能普及、也連帶影響大型製油株

式會社的生存空間。該現像或可視為傳統榨油業者理性、審慎選擇下之結果。1930年代,挾帶龐大資本、官方軍需用油增產政策背書下的日本財閥投入臺灣榨油事業後,始出現穩定的大型製油株式會社。戰後初期的研究,多將日治時期臺灣榨油工業技術與規模未能突破的情形,歸結於「農業臺灣、工業日本」這樣區域分工政策的論點,便值得再行商榷。更進一步的說,日治時期臺灣的工業技術與經營形態的未見顯著發展的原因,是否應完全置於官方政策主導這樣的脈絡下來探討?透過臺灣花生製油設備以及經營情形的探討後,這樣的觀察脈絡或許亦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最後,藉由觀察日治時期臺灣新式榨油設備未能發展的原因,可以清楚發現:新式榨油設備能否普遍

運用,有著甚為複雜的因素,日治時期的臺灣,便受制於自然(花生供應受自然災害影響與榨油時節須配合花生採收)、商貿(花生移出日本與輸出國外)、官方產業政策(甘蔗栽種面積增大影響到花生栽種面積)、技術與經營成本(新式榨油設備不若舊式榨油設備來的絕對優越,但所需資本與維護成本較高)以及舊有習慣(臺灣多將花生連殼榨製)等層面的影響。 花生油的銷售情形,大抵仍延續清代以來的買賣、流通概況。不過,因日治時期後臺北煙草製造之需求,亦促使花生油於跨區域的流通時,皆集中於臺北的現象。煙草製造所需花生油之多寡,更直接影響到臺北、宜蘭等地油價的行情。這樣的情形至1930年代末進入戰爭時期後產生結構性之轉變。煙草

製造之需求,也促使臺灣成為當時世界花生油運用模式下較為特殊的一員,更未被完全納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花生油市場體系之中;有別於清代,日治時期官方亦因製造煙草之故,故開始介入花生油的買賣機制中,更將日資納入競爭行列。但無論官方以及日資,在整個花生油買賣的過程中,並未占有太大之優勢;反之,在歷次互動中呈現逐年衰退的現象。可以說,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油的生產與運銷體系,仍延續清代之情形,主導權掌握於臺灣人手上;殖民者以及日人資本多處於一被動角色。

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為了解決鳳山農會門市的問題,作者黃素真 這樣論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論文名稱: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指導教授:潘朝陽博士研 究 生:黃素真論文內容:共一冊,二十一萬七千餘字,分六章中文摘要後現代的地理學「地方」研究,走向折衷路線,視「地方」為人們賦與意義以及經驗世界的方式,亦是在資本、權力作用下產生的社會空間,本文依此角度探討南投縣鹿谷鄉大坪頂之地方性及其形塑因子。大坪頂原即平原與山地族群的勢力緩衝帶,在清代開發過程中,此處成為漢人移民與鄒族、布農、邵族等原住民的族際緩衝帶,其中東側布農族較具長期威脅。此族際緩衝帶區位,使大坪頂地方社會發展較緩慢,並創塑出許多對抗異族威脅的地方文化。大坪頂最初由施世榜家

族承墾,約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許廷瑄」墾號承買了本處墾業,招徠各籍墾民入墾定居,溯溪向源頭拓墾,墾成了十多處村落。由於區域空間隨拓墾推進而不斷變動,且拓墾時間由乾隆延續至光緒,落差極大,區域經濟的累積與區域社會的整合皆受影響。道光年間業戶經營不順,出售了數處大租權,形成業戶—管耕主—現耕佃人三層租稅及社會關係。咸豐、同治年間,地方文人成立彬彬社並設聖蹟亭,儒家社會終於建立,地方領導階層由文教型人物取代了業戶,此外,豪強型亦成為地方自治領袖,顯示本地社會的特殊適應法則。本地移民以漳州南靖籍最多,多同鄉相攜進墾,並有一些客裔移民,是西部平原移民的擴散區。兼以血緣及地緣為認同依據的合約字宗族

組織,長期存在於本地,非常特殊。宗教信仰有區域及村落兩個層次,由於緊臨番界卻欠缺防禦設施及組織,「慚愧祖師」轉化為具有強大防番能力的武神信仰,為本地最普遍的庄神。「慚愧祖師」具閩、客合祀性質,易為本地各籍移民接受,具結合社群功能。因此,大坪頂的地方社會,是複合了業緣、地緣、血緣及神緣等多重關係的社群結合。因應山區地形,移民經營茶、竹林等經濟作物,但兩項產業命運截然不同。茶業在日治之後因殖民政策扶植,加上民國六、七十年國民政府政策及行銷策略成功,凍頂茶成為臺灣優良茶的象徵,地方經濟迅速累積。竹林產業卻因殖民政府林野政策與東京帝大主張下成為演習林,居民自此喪失業權;光復後台灣大學又承繼此處管理權,

因而地方居民展開長期抗爭。這個衝突、對立「過程」,成了大坪頂地方性的一部分。由文化歷史發展過程發現,大坪頂具多重邊陲地方性,呈顯於地形、族群分布、政府政策、產業發展、社會組成等方面,其地方特性來自內、外因子共同形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