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荖漏事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麻荖漏事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裕奇寫的 五感浪遊。台東的樣子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麻荖漏事件... - 台東謝林的包車旅遊團隊(高/屏/東/花)也說明:麻荖漏事件 為1911年發生在臺灣臺東廳的阿美族反抗日警事件,台東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日事件。日本官方稱為「成廣澳」事件,但當地阿美族人稱為「麻荖漏事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呂鈺秀所指導 洪嘉吟的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 (2018),提出麻荖漏事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歌採集運動、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錄音、史惟亮、歐樂思、李哲洋、劉五男、李泰祥、白冷外方傳道會、豐年祭、感謝祭、豐年祭歌舞、氏族、世系群。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葉秀燕、顧瑜君所指導 蔡曉薇的 土生土長的菜知識:水璉聚落家庭菜園的生態智慧與實踐邏輯 (2017),提出因為有 水璉、家庭菜園、可食地景、原住民研究、傳統生態智慧的重點而找出了 麻荖漏事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成功鎮:歷史沿革,地理位置,特色產品,麻荖漏事件,交通情況,教育 ...則補充:形狀狹長,東部為狹小的海岸平原,西部為海岸山脈山區。本是阿美族聚落,名叫“蔴荖漏”。日治時代於此建港(今成功港),改稱之新港(新港街);戰後又鑒於“新港”一名與當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麻荖漏事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五感浪遊。台東的樣子

為了解決麻荖漏事件的問題,作者蕭裕奇 這樣論述:

  《緩慢。台東。旅》之後,更深度的感知台東……   味覺——慢食台東     視覺——顏色台東     聽覺——聲音台東     觸覺——觸摸台東   嗅覺——氣味台東   2012年,《緩慢。台東。旅》一書出版,在始終將台東與花蓮連結、甚少有台東專書出版的當時,引起不小的迴響,也帶動國人旅行台東、認識台東的風氣。   對於作者蕭裕奇而言,台東是一個緣分之地,成就了現在的他。雖然他自稱是台東的門外漢,然而對台東來說,他是一個深情的知音,總能看到台東最深刻的模樣,認為台東是個真正能讓人釋放身體裡的原始感官與靈魂的地方。   6年後,他再次將台東書寫成專書,細膩的情感與緩慢的步調依舊,

但更要打開讀者的各種感官,以五感作為引子,在旅行台東之外,感知台東這些年來的變化,並找尋自己心目中台東的樣子。   ※隨書附贈電子地圖連結,讓作者陪伴你,以五感浪遊台東※ 名人推薦   從氣味、聲音、顏色、味覺、觸覺等五感出發,更落實到生活和經驗的歷程,去細膩化他對台東的思念與抒發。(摘自推薦序文)   ——郭麗津(台東產地餐桌計畫、台東慢食節推手,池上津和堂執行長)   透過裕奇的觀察和筆觸,讓我重新看見台東,這麼多隱匿的美麗地方、人物和故事,就在我們身邊,而我卻從未發現。(摘自推薦序文)   ——李韻儀(都蘭月光小棧、女妖在說畫藝廊負責人)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

為了解決麻荖漏事件的問題,作者洪嘉吟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灣音樂史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所衍生的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13首樂曲為主題。此批錄音屬1967年5至6月間一次性採集行動的成果,僅存於《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簡稱《歐史檔案》)中,至今未有文獻進行論述。本論文跨足「民歌採集運動」1967年該次採集事件的脈絡重構,發現僅有李哲洋與劉五男為主要成員,雖憾二者皆已逝世,但因其行前田調知識和經驗,加上擔任當地溝通橋樑的李泰祥,與天主教白冷外方傳道會的關係網絡,造就此次採集成果豐碩。錄得內容除樂曲外,還有採集者李哲洋留下的口述歌者資訊、歌者劉秀英演唱的即興歌詞意涵等,皆牽涉到長光部落1960年代的音樂生活場域。然而,19世紀末大港口事件後

而形成的長光部落,承襲自該區域阿美族之歌舞文化,在1950年代基督教傳入後發生了較為劇烈的變化,甚至令豐年祭逐漸式微。但1960年代天主教傳入後,卻因宗教本土化的傳教政策,使長光部落的豐年祭(Ilisin)歌舞(malikoda)另以感謝祭(Kansiyasay)形式保存,且轉而以教會音樂的方式傳播至其他部落。本研究從樂曲場域與當年歌者的群體脈絡中,發掘在該時空背景下,母系氏族(nagsaw)和世系群(laluma’an)與當地基督宗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農耕音樂在長光阿美族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土生土長的菜知識:水璉聚落家庭菜園的生態智慧與實踐邏輯

為了解決麻荖漏事件的問題,作者蔡曉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花蓮縣壽豐鄉水璉聚落為主要研究場域,嘗試從傳統生態智慧的視角,探討家庭菜園農耕的實踐邏輯,並進一步呈現由家庭菜園所展演的文化地景。同時藉由菜園的田間管理技術,探究其中蘊含的生態智慧,並嘗試與當代友善農法的原則、理念、操作方式相互對應與討論。本研究途徑,以家庭菜園觀察紀錄、居民訪談及日常對話作為主要的資料收集,藉以呈現由採集與農事所形構的生活節奏和身體技術;並分析家庭菜園中的作物種類、作物分布與空間型態,觀察多元族群如何形塑出菜園中的生物多樣性、飲食圖像與可食地景。最後,闡述家庭菜園在面臨當代諸多糧食議題、氣候變遷時,所能扮演維繫糧食主權、原境保種及傳統生態智慧延續的重要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