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澎湖縣公共圖書館資訊服務網也說明: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地址:88048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地理位置. 聯絡電話:(06)9261141~4.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08:00~17:30(週六、日及例假日休息).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翁聖峰 博士所指導 胡春生的 黃敬的生活相關地名及其詩作研究 (2020),提出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渡﹑嗄嘮別﹑黃敬﹑觀潮齋詩集﹑黃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楊美華所指導 梁淳瑜的 金門縣國小教師推動晨讀十分鐘閱讀活動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金門縣、國小教師、晨讀十分鐘、閱讀推廣的重點而找出了 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 嘉義縣立圖書館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則補充:名詞解釋: 嘉義縣立圖書館的前身為日治時代的嘉義市立圖書館,創設於民國13年(1924)。34年臺灣光復,由日人將該館移交,延至35年4月經整理後於同年7月1日在嘉義市忠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黃敬的生活相關地名及其詩作研究

為了解決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胡春生 這樣論述:

「關渡宮」是臺灣北部最大的媽祖廟,具有靈山盛景,人文萃薈。清領時期黃敬即在關渡宮設帳授課,對「關渡」地區的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影響,著有《觀潮齋詩集》,是最能代表「關渡」地區的人物,被尊稱為「關渡先生」,是研究「關渡」文史的重要主題與對象。「關渡」的早期發展具有特殊性,最早是平埔族居住生活地,原本有原住民稱呼的地名,但是由於不同的政權的到來與文化因素,使得這裏的地名一再變換,因此研究關渡地名的變換,可以了解黃敬生活所在的「關渡」的文化﹑歷史與發展過程。而「嗄嘮別」曾經與「關渡」同屬同一個地區,其起源是今日新北市八里區的八里坌社,後來受到壓迫而遷社到關渡,也有部分遷到上社,又再受到壓迫遷移到中社

﹑下社,地名隨著遷移而移動,是個會移動的地名,了解「嗄嘮別」地名的移動,也能了解八里坌社的播遷史,及與關渡的關係史。本論文亦探討了黃敬詩中「和美」﹑「太平橋」等地名的可能所在。本論文更著重在探討黃敬的生卒年及其家族成員,家族中黃政﹑黃啟﹑黃君修﹑黃斆﹑黃金印等亦皆為人塾師,黃栽培熱衷參與詩社活動,可謂書香傳家,其師友與門生關係亦是探尋重點;筆者對於部分的事實也提出個人看法。《觀潮齋詩集》是關渡古典文學唯一詩集,是黃敬的生活記事,同時詩中多寫景﹑詠物,是關渡周圍環境有最在地的觀察書寫,黃敬詩作擅於用典,也精於書畫,雖然雄心未伏,但也具有濃厚的隠士與陶淵明情結。

金門縣國小教師推動晨讀十分鐘閱讀活動之研究

為了解決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梁淳瑜 這樣論述:

據國內學生參加『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評比,有關『閱讀素養』項目評比顯示,學生對文章理解、問題解決及邏輯推理能力明顯不足,因此提升國內學生對各種文本理解、批判及省思的能力是目前所有教育單位與教育人員,所要努力方向。綜合學者觀點,提升上述能力,須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基礎,晨讀活動是帶領學生進入閱讀最佳方式,從無壓力的晨讀活動中建立學生閱讀習性、對文本的解析與運用能力,進而奠定學生反思創造新思維能力。因此,推動『晨讀十分鐘』活動,視為各級學校閱讀教育的基石。經調查金門縣國小有超過三分之二屬小型學校,各校因人員編制不足欠缺圖書老師及圖書館設備老舊等問題,無法順利推動晨讀活動,班級老師又有繁忙的例行業

務,無法肩負圖書管理及推廣閱讀活動,雖然知道晨讀對學生的重要性並能啟發學生對閱讀興趣,卻礙於現況與困境無法使晨讀成為學校常態性活動。本研究針對金門縣國小以問卷調查、質性訪談教師學生,藉以了解教師對於實施晨讀態度、現況問題,及學生對晨讀的參與情況等加以探討,研究結果得知,金門縣國小在人力、設備、圖書館藏書量與經費上顯現問題與困境。另也發現學生在參與晨讀活動後,能運用多元策略執行閱讀,對提升閱讀素養與學習專注力顯有成效。更多數學生能從簡單又重要的晨讀活動中建立閱讀興趣。此研究結論值得教育相關單位排除困難,提出因應之道,提供軟硬體兼具的閱讀環境,以利推動『晨讀十分鐘』活動。由研究結果整理歸納建議,應

編列專款專用經費,辦理陳舊圖書館設備改善,校園閱讀空間規劃,增購新書籍。學校行政端解決離島不便問題,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閱讀研習課程或推動圖書教師培訓。晨讀為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共同合作活動,學校應協調整合推動配套措施、教師宜調整實施態度與善用各項策略,鼓勵學生參與,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性,奠定未來自主學習的能力。